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动态趋势与结构性差异:中国住房市场支付能力的综合测度
被引:17
作者
:
董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董昕
机构
: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来源
:
经济管理
|
2012年
/ 34卷
/ 06期
基金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
住房支付能力;
住房保障;
房价收入比;
住房消费比;
剩余收入法;
D O I
:
10.19616/j.cnki.bmj.2012.06.016
中图分类号
:
F293.3 [房地产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
1201 ;
0202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
鉴于住房支付能力对住房保障政策的重要影响,以及对中国住房市场支付能力一致性判断的缺乏,有必要对中国住房市场的支付能力进行准确测度。本文同时运用房价收入比、住房消费比、剩余收入等多个指标对1998~2010年中国住房市场的支付能力进行测度,并结合房地产业的发展历程,相互印证,综合得出的结论有两方面:一是关于住房支付能力的衡量指标;二是关于中国住房市场支付能力的判断及对住房保障政策的启示。具体内容包括:(1)衡量住房支付能力的指标计算时,除收入和房价外,还应考虑面积等社会住房标准的变动;(2)作为参考指标,中国房价收入比的合理标准在5~7之间比较合适;(3)衡量我国住房支付能力的指标中,房价收入比和剩余收入指标的效果较好,两者反映情况也基本一致;(4)在收入增幅远高于房价增幅的情况下,我国住房市场的支付能力总体不强,且呈现出下降的态势;(5)中国住房支付能力的结构性差异明显,低收入家庭情况趋于恶化,中等收入家庭的住房支付能力也不容乐观。
引用
收藏
页码:119 / 12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基于“剩余收入法”的北京市居民住房可支付能力分析
[J].
杨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
杨赞
;
易成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央财经大学城市与房地产管理系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
易成栋
;
张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总行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
张慧
.
城市发展研究,
2010,
17
(10)
:36
-40
[2]
我国区域中心城市中等收入家庭住房支付能力测度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伟
.
中国物价,
2010,
(02)
:34
-38
[3]
剩余收入法、供需不匹配性与住房可支付能力的衡量——基于上海的考察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仁
;
郝前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郝前进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杰
.
世界经济文汇,
2010,
(01)
:39
-49
[4]
我国房价收入比的变动趋势与区域差异
[J].
陈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陈杰
.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09,
(06)
:30
-31
[5]
中国中产阶级的规模、认同和社会态度
[J].
李培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李培林
;
张翼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张翼
.
社会,
2008,
(02)
:1
-19+220
[6]
动态房价收入比——判断中国居民住房可支付能力的新思路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杰
;
郝前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
郝前进
;
郑麓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
郑麓漪
.
中国房地产,
2008,
(01)
:25
-28
[7]
中国城镇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1991—2005
[J].
张清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
张清勇
.
财贸经济,
2007,
(04)
:79
-84+129
[8]
中国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研究
[J].
向肃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
向肃一
;
龙奋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
龙奋杰
.
城市发展研究,
2007,
(02)
:29
-33
[9]
居民住房支付能力评价指标比较与分析
[J].
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课题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课题组
.
宏观经济研究,
2005,
(02)
:35
-37
[10]
Measuring housing affordability: Looking beyond the median[J] . Quan Gan,Robert J. Hill.Journal of Housing Economics . 2009 (2)
←
1
2
→
共 12 条
[1]
基于“剩余收入法”的北京市居民住房可支付能力分析
[J].
杨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
杨赞
;
易成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央财经大学城市与房地产管理系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
易成栋
;
张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总行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
张慧
.
城市发展研究,
2010,
17
(10)
:36
-40
[2]
我国区域中心城市中等收入家庭住房支付能力测度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伟
.
中国物价,
2010,
(02)
:34
-38
[3]
剩余收入法、供需不匹配性与住房可支付能力的衡量——基于上海的考察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仁
;
郝前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郝前进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杰
.
世界经济文汇,
2010,
(01)
:39
-49
[4]
我国房价收入比的变动趋势与区域差异
[J].
陈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陈杰
.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09,
(06)
:30
-31
[5]
中国中产阶级的规模、认同和社会态度
[J].
李培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李培林
;
张翼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张翼
.
社会,
2008,
(02)
:1
-19+220
[6]
动态房价收入比——判断中国居民住房可支付能力的新思路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杰
;
郝前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
郝前进
;
郑麓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
郑麓漪
.
中国房地产,
2008,
(01)
:25
-28
[7]
中国城镇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1991—2005
[J].
张清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
张清勇
.
财贸经济,
2007,
(04)
:79
-84+129
[8]
中国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研究
[J].
向肃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
向肃一
;
龙奋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
龙奋杰
.
城市发展研究,
2007,
(02)
:29
-33
[9]
居民住房支付能力评价指标比较与分析
[J].
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课题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课题组
.
宏观经济研究,
2005,
(02)
:35
-37
[10]
Measuring housing affordability: Looking beyond the median[J] . Quan Gan,Robert J. Hill.Journal of Housing Economics . 2009 (2)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