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不同游客吸引半径景区国内旅游交通碳排放特征比较
被引:38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包战雄
[
1
,
2
]
袁书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袁书琪
[
2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光水
[
2
]
机构
:
[1]
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2]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来源
:
地理科学
|
2012年
/ 32卷
/ 10期
关键词
:
碳排放;
旅游交通;
旅游景区;
低碳旅游;
D O I
:
10.13249/j.cnki.sgs.2012.10.002
中图分类号
:
X502 [污染分析与测定];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
071012 ;
0713 ;
083002 ;
120203 ;
摘要
:
旅游交通是旅游业碳排放的最重要环节。选择具有不同游客吸引半径的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太姥山山岳景区、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游客交通的问卷调查,探讨不同景区国内旅游交通碳排放的基本规律。研究表明,随着游客吸引半径增加,人均碳排放量显著增加,表现为福州森林公园<太姥山<武夷山。虽然每人每公里碳排放量亦表现为福州森林公园<太姥山<武夷山,但人均旅行距离的增大则是人均碳排放量增加的最主要因素。在350 km以内,每人每公里碳排放量和人均碳排放量随距离增加变化不明显或略微下降;而350 km以上,两者均随距离增加而急剧增长,这与距离对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有关。从旅游交通碳排放特征看,350 km大致可作为中途和长途旅行划分的界线。3个景区的年碳排放总量大小顺序为:武夷山>太姥山>福州森林公园,平均碳排放密度则表现为武夷山>福州森林公园>太姥山。各景区长途旅游者和乘坐飞机旅游者均占景区旅游交通碳排放的大部分,且其比例随景区游客吸引半径的增加而增多。因而减少长途旅行和乘坐飞机次数是降低景区旅游交通碳排放量的重要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168 / 117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跨界旅游区合作的特征及影响机制研究
[J].
杨效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杨效忠
;
张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张捷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彭敏
.
地理科学,
2011,
31
(10)
:1189
-1194
[2]
基于空间行为约束的北京市居民家庭日常出行碳排放的比较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柴彦威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肖作鹏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志林
.
地理科学,
2011,
31
(07)
:843
-849
[3]
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蔡萌
;
汪宇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汪宇明
.
旅游学刊,
2010,
25
(01)
:13
-17
[4]
北京市交通出行环境的空间评价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高晓路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季珏
;
张文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张文忠
.
地理科学,
2009,
29
(06)
:817
-824
[5]
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模型、现状问题及目标策略——以上海市实证分析为例
[J].
陈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建筑系
同济大学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所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建筑系
陈飞
;
诸大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所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建筑系
诸大建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许琨
.
城市规划学刊,
2009,
(06)
:39
-46
[6]
中国电动车与碳排放问题
[J].
倪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绿源集团
倪捷
.
电动自行车,
2009,
(09)
:7
-8
[7]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建设和谐城市交通体系
[J].
王凤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王凤武
.
城市交通,
2007,
(06)
:7
-13
[8]
交通规划原理[M]. 中国铁道出版社 , 邵春福主编, 2004
[9]
旅游地理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保继刚, 1999
[10]
The impact of a carbon tax on international tourism
[J].
Tol, Richard S. J.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Econ & Social Res Inst, Dublin, Ireland
Econ & Social Res Inst, Dublin, Ireland
Tol, Richard S. J.
.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
2007,
12
(02)
:129
-142
←
1
2
→
共 17 条
[1]
跨界旅游区合作的特征及影响机制研究
[J].
杨效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杨效忠
;
张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张捷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彭敏
.
地理科学,
2011,
31
(10)
:1189
-1194
[2]
基于空间行为约束的北京市居民家庭日常出行碳排放的比较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柴彦威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肖作鹏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志林
.
地理科学,
2011,
31
(07)
:843
-849
[3]
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蔡萌
;
汪宇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汪宇明
.
旅游学刊,
2010,
25
(01)
:13
-17
[4]
北京市交通出行环境的空间评价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高晓路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季珏
;
张文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张文忠
.
地理科学,
2009,
29
(06)
:817
-824
[5]
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模型、现状问题及目标策略——以上海市实证分析为例
[J].
陈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建筑系
同济大学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所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建筑系
陈飞
;
诸大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所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建筑系
诸大建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许琨
.
城市规划学刊,
2009,
(06)
:39
-46
[6]
中国电动车与碳排放问题
[J].
倪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绿源集团
倪捷
.
电动自行车,
2009,
(09)
:7
-8
[7]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建设和谐城市交通体系
[J].
王凤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王凤武
.
城市交通,
2007,
(06)
:7
-13
[8]
交通规划原理[M]. 中国铁道出版社 , 邵春福主编, 2004
[9]
旅游地理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保继刚, 1999
[10]
The impact of a carbon tax on international tourism
[J].
Tol, Richard S. J.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Econ & Social Res Inst, Dublin, Ireland
Econ & Social Res Inst, Dublin, Ireland
Tol, Richard S. J.
.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
2007,
12
(02)
:129
-142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