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锡矿山式锑矿形成于晚白垩 古新世 ,空间上与岩脉关系密切 ,各锑矿床、矿化点都伴有或附近发育有煌斑岩及中 酸性岩脉群 ,在锑矿成矿同期地质事件中 ,还有周缘一些中 新生代红色盆地的形成及基性火山岩喷发 ,据之 ,提出湘中锡矿山式锑矿成矿与燕山晚期拉张构造—岩浆活化作用有关。锑矿床 (点 )基本上都产出于两组或两组以上断裂的交汇点附近 ,3组断裂的交汇部位对应于最主要的锑矿床 (点 )。矿体具体受断裂交汇部位附近的次级短轴背斜轴部、倾伏背斜的倾伏端及其翼部被纵向陡倾角断裂构造所切穿的部位控制 ,是断裂导矿与背斜构造圈闭的体现。岩性组合控矿表现为易于硅化蚀变交代的砂质碳酸盐岩与隔挡层泥质岩所构成的岩性圈闭。根据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测定成果 ,推算成矿压力为 (2 0 0~ 3 0 0 )× 1 0 5Pa ,成矿深度约为 1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