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地”现象及其治理对策

被引:28
作者
张华
郭鹏
王丽琴
机构
[1] 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棕地”; “棕地”分类; 国外治理经验; 治理对策;
D O I
10.16803/j.cnki.issn.1004-6216.2008.04.015
中图分类号
X53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120405 ; 082802 ; 1204 ;
摘要
"棕地"的概念至今在国内外没有统一的标准,它只是刚刚引入我国,没有被研究者所重视,但在我国,"棕地"问题已开始出现,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通过探讨了"棕地"的概念和"棕地"分类,来描述"棕地"现象,通过介绍国外"棕地"治理的先进管理经验,探讨我国"棕地"治理的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0+57 +5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美国《超级基金法》免责条款对我国立法的启示 [J].
赵小波 ;
林尤刚 .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04) :393-398
[2]   “棕地”揭秘 [J].
曹康 ;
何华春 .
中国土地, 2007, (08) :43-44
[3]   发达国家污染土地置换开发管理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J].
赵沁娜 ;
杨凯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6, (07) :540-544
[4]   日本土壤污染对策立法及其所带来的发展契机 [J].
陈平 ;
程洁 ;
徐琳 .
环境保护, 2004, (04) :60-63
[5]   美国对“棕地”的更新改造与再开发 [J].
牛慧恩 .
国外城市规划, 2001, (02) :30-31+26
[6]  
Sustainable brownfield re-development — risk management[J] . P Tedd,J.A Charles,R Driscoll.Engineering Geology . 200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