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热源对城市热岛效应影响的数值模拟试验

被引:9
作者
霍飞 [1 ]
陈海山 [1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人为热源; 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化; 数值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04 [近地面层气象学、近地面层大气物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耦合了单层城市冠层模型UCM的中尺度模式WRF,研究了人为热源对上海区域城市气候的影响。冬季地表温度的模拟结果表明,使用新陆面资料的试验效果要好于使用旧的陆面资料,加入人为热源的试验效果要优于没有加入人为热源的试验,这些反映了热岛效应是不断增加的城市面积和人为热源共同决定的。不同试验模拟的2 m高度上气温的模拟情况时,使用新陆面资料并且加入合理人为热源的试验模拟值明显大于其他试验的模拟值。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人为热源和城市绿化对冬季山谷城市边界层结构影响的数值模拟 [J].
杨胜朋 ;
吕世华 ;
陈玉春 ;
奥银焕 ;
余晔 ;
王长友 .
高原气象 , 2009, (02) :268-277
[2]   城市陆面过程与边界层结构研究 [J].
蒋维楣 ;
王咏薇 ;
张宁 .
地球科学进展, 2009, 24 (04) :411-419
[3]   热带气旋背景条件下的城市效应与广州夏季雷暴 [J].
蒙伟光 ;
闫敬华 ;
扈海波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12) :1660-1668
[4]   近40年兰州城市气候季节性变化与城市发展 [J].
李卓仑 ;
王乃昂 ;
轧靖 ;
刘陶 ;
智萌 .
高原气象 , 2007, (03) :586-592
[5]   人为热源对城市边界层结构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J].
何晓凤 ;
蒋维楣 ;
陈燕 ;
刘罡 .
地球物理学报, 2007, (01) :74-82
[6]   人为热对城市边界层结构影响研究 [J].
蒋维楣 ;
陈燕 .
大气科学, 2007, (01) :37-47
[7]   城市热岛效应对北京夏季高温的影响 [J].
郑祚芳 ;
范水勇 ;
王迎春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6, (S1) :48-53
[8]   城市人为热对北京热环境的影响 [J].
佟华 ;
刘辉志 ;
桑建国 ;
胡非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4, (03) :409-421
[9]   MM5模式中城市冠层参数化方案的设计及其数值试验 [J].
李晓莉 ;
何金海 ;
毕宝贵 ;
李泽椿 ;
王欣 .
气象学报, 2003, (05) :526-539
[10]   西安市城市边界层热岛的数值模拟 [J].
孙旭东 ;
孙孟伦 ;
李兆元 .
地理研究, 1994, (02) :4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