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丹霞地貌旅游景区客流时间分布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25
作者
骆培聪 [1 ,2 ]
张明锋 [1 ]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关键词
丹霞地貌; 旅游景区; 客流; 时间分布特性; 福建省;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0.03.024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地处闽西的武夷山、泰宁金湖、连城冠豸山、永安桃源洞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均属典型的丹霞地貌类型景区,距离较近,开展它们客流时间分布比较研究对各景区旅游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运用小波分析、季节性强度指数、旅游气候舒适度模型等方法,对这4个旅游景区客流时间分布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2001~2008年每个景区接待游客数量总体上是增加的,武夷山年游客数量最大,泰宁金湖景区客流年际波动辐度较大;武夷山景区客流年内变化曲线为"三峰三谷",泰宁金湖景区为"驼峰",冠豸山、桃源洞景区为"两高峰、两中峰、四低谷",泰宁金湖客流年内变化最大,冠豸山、桃源洞次之,武夷山最小;冠豸山和桃源洞景区客流月内波动要比武夷山、泰宁金湖景区大一些;连城冠豸山周内客流峰值分布在周日,其他景区客流峰值在周六,武夷山黄金周游客接待量最大。并对气候因素、社会因素、景区知名度、对外交通条件、旅游管理体制与管理水平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377 / 38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广东入境旅游流西向扩散时空动态演变研究 [J].
刘宏盈 ;
马耀峰 .
人文地理, 2009, 24 (04) :124-128
[2]   九寨沟世界遗产地旅游流时间特征分析 [J].
颜磊 ;
许学工 ;
章小平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5 (01) :171-177
[3]   基于空间小波变换的生态地理界线识别与定位 [J].
李双成 ;
赵志强 ;
高江波 .
生态学报, 2008, (09) :4313-4322
[4]   雅砻江中上游径流变化特性的小波分析 [J].
安全 ;
梁川 ;
刘政 .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8, (03) :20-24+28
[5]   历史文化村镇旅游流季节性特征比较研究——以西递、周庄为例 [J].
钟静 ;
张捷 ;
李东和 ;
卢松 ;
赵勇 ;
陈友军 .
人文地理, 2007, (04) :68-71
[6]   北京市旅游客流时空分布特征与调控对策 [J].
牛亚菲 ;
谢丽波 ;
刘春凤 .
地理研究, 2005, (02) :283-292
[7]   人体舒适度指数预报体系研究 [J].
罗晓玲 ;
兰晓波 ;
李岩瑛 ;
郭良才 ;
不详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4, (S2) :59-62
[8]   山岳型旅游地国内客流时空特性——以黄山、九华山为例 [J].
汪德根 ;
陆林 ;
刘昌雪 ;
章锦河 ;
凌善金 .
山地学报, 2004, (05) :625-632
[9]   古村落旅游客流时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为例 [J].
卢松 ;
陆林 ;
王莉 ;
王咏 ;
梁栋栋 ;
杨钊 .
地理科学, 2004, (02) :250-256
[10]   海滨型与山岳型旅游地客流季节性比较——以三亚、北海、普陀山、黄山、九华山为例 [J].
陆林 ;
宣国富 ;
章锦河 ;
杨效忠 ;
汪德根 .
地理学报, 2002, (06) :731-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