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与股东的劳资共生演化动力模型研究——基于增加价值与利益相关者理论

被引:16
作者
朱卫东 [1 ,2 ]
张超 [1 ]
吴勇 [1 ]
库泉 [1 ]
张帆 [3 ]
机构
[1] 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2] 合肥工业大学工业信息与经济研究中心
[3]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增加价值; 利益相关者; 劳资共生演化; Logistic增长模型; 海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2.92 [人事管理]; F271 [企业体制];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2 ; 120202 ;
摘要
传统的股东单边治理模式难以平衡并确保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基于共生的共同治理模式满足了这种需求,而利益相关者共生的逻辑起点是共同创造与分享增加价值.此时,如何在现有种群规模下平衡利益相关者关系并保持其动态增长成为值得研究的科学性问题.首先分析员工与股东共创与共享增加价值机理,并运用生物学中的Logistic增长模型构造基于增加价值的利益相关者共生演化一般模型;然后得出员工与股东的劳资共生演化动力模型,并利用均衡点、依存系数的不同取值对劳资共生行为模式及稳定性进行分析,给出合理的经济学解释及映射现有的管理实践;最后,以海尔为例分析了"人单合一"创新模式改革前后劳资共生行为模式阶段性变化及对企业价值增值的影响,验证构建劳资共生模型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12 / 126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真我型领导与员工创造力:中介性调节机制 [J].
秦伟平 ;
赵曙明 ;
周路路 ;
李晋 .
管理科学学报, 2016, 19 (12) :83-94
[2]   面向群体利益分配的蚁群劳动分工建模与仿真 [J].
肖人彬 ;
王英聪 .
管理科学学报, 2016, 19 (10) :1-15
[4]   增加价值分配结构现状及其决定因素分析——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J].
杨春清 ;
朱卫东 .
中国管理科学, 2015, 23 (03) :141-150
[5]   劳资关系共同体模式分析 [J].
郭志刚 ;
何飞 .
经济体制改革, 2014, (02) :112-116
[6]   劳资冲突研究述评:定义、前因及研究新视角 [J].
席猛 ;
赵曙明 .
管理学报, 2014, 11 (03) :455-461
[7]   演化经济学的数学模型评析 [J].
黄凯南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3 (03) :83-90
[8]   利益相关者视角的企业形成逻辑与企业边界分析 [J].
王竹泉 ;
杜媛 .
中国工业经济, 2012, (03) :108-120
[9]   区域创新系统多创新极共生演化动力模型 [J].
胡浩 ;
李子彪 ;
胡宝民 .
管理科学学报, 2011, (10) :85-94
[10]   多元资本网络:理论框架的构建 [J].
蒋琰 ;
茅宁 .
会计研究, 2011, (02) :45-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