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0年来黄土高原耕地变化及时空格局分析

被引:15
作者
田义超
李晶
任志远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黄土高原; 耕地; 探索性空间分析; ESDA;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2.02.012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903 ; 0701 ; 070104 ;
摘要
以黄土高原过去300年来的耕地栅格数据为基础,运用ESDA(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对黄土高原近300年来各县(旗)区的耕地变化情况进行了动态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在过去的300年中,黄土高原耕地面积呈现出从增加到减少,然后又到增加的趋势;2)黄土高原各县(旗)域耕地面积存在着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并且各县(旗)域Moran's I指数都为正;3)黄土高原各县(旗)耕地面积的两种集聚类型("高高""低低")在时空上存在着明显的分带现象,且变化规律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10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长沙市耕地时空动态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J].
洪鸿加 ;
彭晓春 ;
陈志良 ;
张杏杏 ;
刘强 ;
曾东 .
水土保持通报, 2010, 30 (03) :224-229
[2]   东北地区过去300年耕地覆盖变化 [J].
叶瑜 ;
方修琦 ;
任玉玉 ;
张学珍 ;
陈莉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 39 (03) :340-350
[3]   东北3省民国时期耕地数据的同化与垦殖率重建 [J].
叶瑜 ;
方修琦 ;
戴玉娟 ;
曾早早 ;
张学珍 .
自然科学进展, 2006, (11) :1419-1427
[4]   清代东北地区土地开发及其动因分析 [J].
李为 ;
张平宇 ;
宋玉祥 .
地理科学, 2005, (01) :7-16
[5]   基于ESDA-GIS的城镇群体空间结构 [J].
马晓冬 ;
马荣华 ;
徐建刚 .
地理学报, 2004, (06) :1048-1057
[6]   过去300年中国部分省区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J].
葛全胜 ;
戴君虎 ;
何凡能 ;
郑景云 ;
满志敏 ;
赵赟 .
自然科学进展, 2003, (08) :43-50+116
[7]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寻求新的综合途径 [J].
蔡运龙 .
地理研究, 2001, (06) :645-652
[8]   长江三角洲近50年耕地数量变化的过程与驱动机制研究 [J].
杨桂山 .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02) :121-127
[9]   基于遥感的呼伦贝尔盟农牧业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地区农业持续发展影响的研究 [J].
王秀兰 .
地理科学进展, 1999, (04) :322-329
[10]   中国近20年来耕地面积的变化及其政策启示 [J].
李秀彬 .
自然资源学报, 1999, (04) :329-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