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火山岩气田成藏控制因素研究——以松辽盆地庆深气田为例

被引:61
作者
冯子辉 [1 ,2 ]
印长海 [2 ]
齐景顺 [2 ]
董景海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2] 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松辽盆地; 火山岩气藏; 火山岩相; 火山旋回; 成藏控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松辽盆地大型火山岩气藏的发现,揭开了我国火山岩油气藏全面勘探的序幕。本文以油气钻探实践结果为基础,应用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探讨了松辽盆地大型火山岩气藏的成藏控制因素。结果表明,气源岩发育区控制气藏的宏观分布范围,气藏与源岩区的横向距离一般小于8km,源岩与火山岩厚度比大于2的区域对成藏尤为有利;大断裂控制火山岩体呈条带状或串珠状展布,延断裂带火山岩厚度大,最大厚度超过1600m;火山岩相和火山旋回控制储层发育状况,火山口或近火山口叠合相储层发育,储层厚度一般100~200m,有利储层常发育于火山旋回的顶部;火山机构中心部位具有局部构造高、储层物形较好、断裂发育等特点,在气源条件优越时,是短距离垂向运移成藏的最有利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3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中国沉积盆地火山岩油气藏形成与分布 [J].
邹才能 ;
赵文智 ;
贾承造 ;
朱如凯 ;
张光亚 ;
赵霞 ;
袁选俊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8, (03) :257-271
[2]   徐深1井深层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与各类气源岩的贡献 [J].
张居和 ;
李景坤 ;
闫燕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4) :501-504+511
[3]   中国大中型气田分布的地质特征及主控因素 [J].
王庭斌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4) :1-8
[4]   松辽盆地基底浅变质岩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J].
冯子辉 ;
孙春林 ;
刘伟 ;
李景坤 .
地球化学, 2005, (01) :73-78
[5]   塔河地区二叠系火山岩储集层特征 [J].
杨金龙 ;
罗静兰 ;
何发歧 ;
俞任连 ;
翟晓先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4) :44-47
[6]   松辽盆地北部CO2及He气成因与分布 [J].
霍秋立 ;
付丽 ;
王雪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4, (04) :1-4+89
[7]   松辽盆地火山岩相:类型、特征和储层意义 [J].
王璞珺 ;
迟元林 ;
刘万洙 ;
程日辉 ;
单玄龙 ;
任延广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3, (04) :449-456
[8]   苏里格大气田成藏地质特征 [J].
何自新 ;
付金华 ;
席胜利 ;
付锁堂 ;
包洪平 .
石油学报, 2003, (02) :6-12
[9]   松辽盆地火山岩相与火山岩储层的关系 [J].
王璞珺 ;
陈树民 ;
刘万洙 ;
单玄龙 ;
程日辉 ;
张艳 ;
吴海波 ;
齐景顺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3, (01) :18-23+27
[10]   加强天然气地学研究 勘探更多大气田 [J].
戴金星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3, (01)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