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 条
不同种植模式下根系分泌物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13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雍太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来源:
关键词:
玉米;
产量;
活性炭;
种植模式;
D O I:
10.16035/j.issn.1001-7283.2012.02.023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探究大豆和甘薯的根系分泌物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通过盆栽根系分泌物吸附试验,研究了不同活性炭处理方式对玉米/大豆(B1)、玉米/甘薯(B2)及玉米净作(B3)3种种植模式下玉米光合特性、荧光参数及生物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加活性炭处理(A1)较未加活性炭处理(A2)抑制了玉米生长,但玉米产量差异不显著。加活性炭时,由于根系分泌物被吸附,玉米的光合速率、荧光参数和产量在各种植模式之间差异不显著;未加活性炭时,大豆的根系分泌物促进玉米生长和提高玉米产量,甘薯的根系分泌物抑制玉米生长和降低玉米产量,B1处理下玉米的根干重、根系活力、净光合速率和子粒干重比B3处理分别高15.81%、53.20%、19.94%和60.84%,而B2处理则比B3处理分别低19.92%、4.33%、16.96%和24.32%。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8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 [1] 苦参根水浸液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 中国种业, 2010, (03) : 37 - 39李秀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张庆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纪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高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 [2] 两种三熟套作体系中的氮素转移及吸收利用[J]. 中国农业科学, 2009, 42 (09) : 3170 - 3178雍太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杨文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任万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樊高琼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3] 活性炭处理对连作棉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新疆农业科学, 2009, 46 (04) : 789 - 792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孙艳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石河子大学 石河子大学李彦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五家渠市气象局 石河子大学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刘俊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石河子大学 石河子大学
- [4] 两种三熟套作体系中的氮素吸收利用及种间相互作用[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9, 27 (02) : 167 - 172雍太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杨文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樊高琼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 [5] 西南丘陵旱地农作制现状及旱地新3熟“麦/玉/豆”发展优势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09) : 3962 - 3963+3982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杨文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雍太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 [6] 辣椒对不同蔬菜作物的化感效应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 2008, (02) : 55 - 56+67张素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贵州大学农学院耿广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贵州大学农学院陈西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贵州大学农学院
- [7] 玉米株型和幅宽对套作大豆初花期形态建成及产量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2) : 323 - 329王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杨文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伍晓燕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吴其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 [8] 玉/豆套作荫蔽对大豆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07, (09) : 1502 - 1507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杨文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10] 小麦/蚕豆间作体系中的种间相互作用及氮转移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05) : 965 - 973肖焱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云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李隆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云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张福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云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