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刑事规制路径及其优化

被引:4
作者
陈萍
机构
[1] 南京市委党校政治学与法学教研部
关键词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出售、提供; 非法获取; 情节严重;
D O I
10.19632/j.cnki.11-3953/a.2017.11.014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进行修订,2017年《网络安全法》和最高院相关司法解释开始施行,及时回应加强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现实需求,体现出"又严又厉"的刑事政策。然而,在刑法上将"出售"与"提供"行为并列且同刑同罚的做法值得商榷,将"非法获取"和"出售、提供"行为整合为同一罪名的科学性稍显不足。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司法适用应从法益保护出发,对"公民个人信息"的内涵外延、"其他方法"的行为方式、"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等予以确定,针对区分个人信息的不同类型,予以明晰化、定性化和具体化。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5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解释与适用[M]. 人民法院出版社 , 时延安, 2015
[12]  
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张明楷, 2011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释义[M]. 法律出版社 ,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2011
[14]  
拯救信息社会中的人格[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齐爱民, 2008
[15]  
刑法总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赵秉志,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