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畦栽培水稻的植株形态与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27
作者
章秀福
王丹英
屈衍艳
李华
机构
[1] 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扬州大学农学院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江苏南京,江苏扬州
关键词
水稻; 垄畦栽培; 形态特征; 生理特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杂交稻协优9308和常规粳稻秀水110为材料,从水稻植株形态和生理特性方面研究了垄畦栽培高产、优质的农学基础。结果表明:(1)在植株形态上,与常规栽培相比,垄畦栽培后株高变矮,茎基部节间的直径和密度增加,单茎鞘重增加,植株抗倒性增强;生长前期叶面积扩展迅速,生长早期叶片薄,中、后期叶片厚而挺,群体光合生态生理较优;总根量增加,上层根量所占比重大,养分吸收能力增强。(2)在生理特性上,垄畦栽培水稻灌浆期颖花绿叶量大,叶绿素含量下降缓慢,衰老延缓;在灌浆动态上表现为强势粒灌浆高峰持续时间长,灌浆前期灌浆速率的变化幅度较小。(3)在增产效果上,垄畦栽培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作用不同,对相对高秆长叶、存在二次灌浆的籼型杂交稻协优9308效果好于株高相对较矮、抗倒、叶厚而挺的常规粳稻秀水110。
引用
收藏
页码:742 / 74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垄畦栽培水稻的产量、品质效应及其生理生态基础 [J].
章秀福 ;
王丹英 ;
邵国胜 .
中国水稻科学, 2003, (04) :54-59
[2]   水稻和陆稻籽粒灌浆特性的比较 [J].
程旺大 ;
赵国平 ;
张国平 ;
姚海根 .
中国水稻科学, 2002, (04) :42-47
[3]   水稻根系建成与产量及其构成关系的研究 [J].
刘桃菊 ;
戚昌瀚 ;
唐建军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2, (11) :1416-1419
[4]   结实期土壤水分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J].
蔡一霞 ;
朱庆森 ;
王志琴 ;
杨建昌 ;
郑雷 ;
钱卫成 .
作物学报, 2002, (05) :601-608
[5]   稻米品质形成机理研究──品质不同的粳稻品种籽粒灌浆过程中胚乳内含物质积累动态的比较研究 [J].
金正勋 ;
秋太权 ;
孙艳丽 ;
崔成焕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2) :105-111
[6]   籼粳亚种间杂交稻根系伤流强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叶片生理状况的相互关系 [J].
沈波 ;
王熹 .
中国水稻科学, 2000, (02) :59-61
[7]   冷浸烂泥田水稻垄作覆膜栽培试验示范 [J].
王长清 ;
刘子焱 ;
田继刚 ;
彭绍炎 .
湖北农业科学, 1998, (04) :31-34
[8]   大别山区冷浸田水稻旱秧垄作栽培早熟增产的生理学基础 [J].
黄义德 ;
王子才 ;
汪华桥 ;
程雅飞 ;
李宗起 .
安徽农业科学, 1998, (01) :7-9
[9]   水稻垄作栽培的关键技术及其效应分析 [J].
黄庆裕 .
广西农业科学, 1995, (04) :151-152
[10]  
Chlorophyll meter to predict nitrogen sidedress requirements for short-season cotton ( Gossypium hirsutum L. ). Wu F, Wu L, Xu F. Field Crops Research .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