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根技术在环境修复领域中的应用及展望

被引:47
作者
王立 [1 ]
贾文奇 [2 ]
马放 [1 ]
李世阳 [1 ]
张淑娟 [1 ]
机构
[1]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二采油厂
关键词
菌根真菌; 面源污染; 有机污染; 重金属; 生物修复;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0.02.024
中图分类号
X172 [环境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菌根作为植物根系和真菌所建立的共生体,是生物界最为广泛的一种互惠共生现象。这一系统的形成能够有效增强植物的物质生产和抗病能力,全面改善宿主植物的生长状况,因此在新兴生态农业生产领域受到广泛重视。与此同时,菌根系统的形成可有效促进植物对污染或胁迫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环境污染物的去除能力,并能联合其它根际微生物共同发挥效能,在受损和污染环境生态修复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近年来,菌根技术在环境修复领域中的应用正成为环境工作者关注的新兴方向,但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文章在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菌根技术在重要的环境修复领域,如面源污染综合防治领域、污染场地生物修复领域、受损和胁迫环境恢复重建中的试验研究和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并结合其发展现状探讨了当前菌根技术在环境修复治理工程应用以及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中的瓶颈问题,提出应在菌根真菌对异质环境的适应性、菌根系统的复杂性解析、以及内生菌根真菌分离纯化等关键理论与技术方面加大力度,尽早实现广适性功能菌种的工业化生产和多元"生物制剂"的开发,从而在环境修复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87 / 49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不同磷水平土壤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植物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J].
陈梅梅 ;
陈保冬 ;
王新军 ;
朱永官 ;
王幼珊 .
生态学报, 2009, 29 (04) :1980-1986
[2]   根瘤菌、丛枝菌根(AM)真菌与宿主植物共生的分子机理 [J].
王树和 ;
王昶 ;
王晓娟 ;
金樑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8, (05) :721-725
[3]   云南金顶铅锌矿区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的研究 [J].
肖艳萍 ;
李涛 ;
费洪运 ;
赵之伟 .
菌物学报, 2008, (05) :652-662
[4]   丛枝菌根在煤矸石山土地复垦中的应用 [J].
毕银丽 ;
吴王燕 ;
刘银平 .
生态学报, 2007, (09) :3738-3743
[5]   丛枝菌根-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中的热点 [J].
王发园 ;
林先贵 .
生态环境, 2006, (05) :1086-1090
[6]   丛枝菌根真菌的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J].
盖京苹 ;
冯固 ;
李晓林 .
土壤, 2005, (03) :236-242
[7]   丛枝菌根真菌菌丝体吸附重金属的潜力及特征 [J].
陈保冬 ;
李晓林 ;
朱永官 .
菌物学报, 2005, (02) :283-291
[8]   丛枝菌根对植物抗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J].
杨振寅 ;
廖声熙 .
世界林业研究, 2005, (02) :26-29
[9]   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caledonium)对铜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机理初探 [J].
申鸿 ;
刘于 ;
李晓林 ;
陈保东 ;
冯固 ;
白淑兰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 (02) :199-204
[10]   菌根真菌在控制湖泊面源污染的应用前景 [J].
宋关玲 ;
侯文华 ;
汪群慧 ;
王岩 ;
郝根培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1) :12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