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早白垩世沙漠古风向变化规律及其气候意义

被引:24
作者
江新胜
潘忠习
付清平
机构
[1]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成都
关键词
早日垩世沙漠; 古风向变化; 古风带样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鄂尔多斯盆地早白垩世沙漠风向标志的测量,揭示了古盛行风风向变化规律和古风带样式.发现该沙漠为行星风系控制.早期,副热高压带作短周期的南北向漂变,造成西风与东北信风交替现象;晚期,副热高压带作了长周期的南向漂变,使沙漠处于西风带之中,完全被西风带控制.古风带样式的恢复为青藏高原隆起前东亚大气环流样式提供了直接的环流证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95 / 20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鄂尔多斯白垩系沙丘岩的发现 [J].
李孝泽 ;
董光荣 ;
靳鹤龄 ;
苏志珠 ;
王远平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9, (08) :874-877
[2]   四川盆地白垩纪沙漠风向变化规律及其意义 [J].
江新胜,潘忠习,傅清平 .
岩相古地理, 1999, (01) :3-13
[3]   四川盆地白垩纪沙漠沉积磁组构特征及其古风向意义 [J].
潘忠习,江新胜 ;
傅清平 .
岩相古地理, 1999, (01) :14-21
[4]   白垩纪红层冰筏沉积的古气候及古地理意义 [J].
王东坡,刘立 .
岩相古地理, 1996, (04) :6-11
[5]   白垩纪红层冰筏沉积的古气候及古地理意义 [J].
王东坡,刘立 .
岩相古地理, 1996, (04) :6-11
[6]   鄂尔多斯盆地志丹群沉积时期的古沙漠盆地体系 [J].
齐骅,李国栋 .
西北地质科学, 1996, (01) :63-90
[7]   中国中东部白垩纪沙漠的时空分布及其气候意义 [J].
江新胜,李玉文 .
岩相古地理, 1996, (02) :42-51
[8]   中国中东部白垩纪沙漠的时空分布及其气候意义 [J].
江新胜,李玉文 .
岩相古地理, 1996, (02) :42-51
[9]   科尔沁沙地沙漠化的几个问题──以南部地区为例 [J].
董光荣,金炯,李保生,高尚玉,邵亚军 .
中国沙漠, 1994, (01) :1-9
[10]   鄂尔多斯盆地志丹群中的沙漠相 [J].
齐骅 ;
李国栋 ;
李玉文 .
岩相古地理, 1993, (02) :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