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泥质油源岩有机碳丰度评价标准研究——以东营凹陷为例

被引:11
作者
李志明 [1 ]
关德范 [2 ]
徐旭辉 [2 ]
秦建中 [1 ]
郑伦举 [1 ]
刘文斌 [1 ]
伍校军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
有效泥质油源岩; 孔隙度; 有限空间生油; 残余有机碳丰度; 东营凹陷; 渤海湾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烃源岩的孔隙度为其成烃空间,当烃源岩孔隙空间充满油时才能发生有效排油。依据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有效泥质油源岩孔隙度与成熟度和密度之间关系模式,结合不同类型烃源岩热演化生油气过程中有机碳转化率,对东营凹陷有效泥质油源岩有机碳丰度评价标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不同成熟阶段的有效泥质油源岩,其有机碳丰度评价标准差异很大,其中Ⅰ,Ⅱ型有效泥质油源岩的总有机碳丰度最低下限值分别为2.01%和3.51%,残余有机碳丰度最低下限值分别为0.57%和2.07%。
引用
收藏
页码:379 / 38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21]  
成盆成烃成藏理论思维[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关德范等著, 2004
[22]  
泥质沉积物的压实[M]. 地质出版社 , ()里基(H.H.Rieke),()奇林加里安(G.V.Chilingarian)著, 1984
[23]  
Geochemical constraints on petroleum generationand migration——a review. Bissada K K. Proc 2nd ASCOPE conf .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