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损害赔偿请求权研究

被引:35
作者
杜乐其
机构
[1] 江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消费民事公益诉讼; 损害赔偿; 威慑; 补偿;
D O I
10.16290/j.cnki.1674-5205.2017.06.016
中图分类号
D925.1 [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将消费民事公益诉讼原告享有的请求权类型限定为停止侵害等"不作为之诉"的解释立场,值得商榷。通过梳理学界和司法实务界关于这一问题的争论可以发现,私益诉讼理论浸润、制度功能认知偏差和诉讼程序障碍,乃是最高人民法院拒绝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基本缘由。消费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功能应定位为"威慑——补偿"二元结构。在"威慑"与"补偿"功能实现路径中,单维度的"不作为之诉"难以胜任,而损害赔偿请求权则能很好地担当这一角色。在"最优威慑"情形下,均以威慑为导向的损害赔偿与行政罚款之间可以替代适用;在"威慑不足"情形下,二者的"合作规制"则是切合实际的选择。基于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损害赔偿请求诉讼程序障碍上的担忧,不仅没有必要,而且也可以消除。
引用
收藏
页码:168 / 18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追寻反垄断罚款的确定性——基于我国反垄断典型罚款案例的分析 [J].
王健 .
法学, 2016, (12) :66-82
[2]   威慑理论与我国反垄断罚款制度的完善——法经济学的研究进路 [J].
王健 ;
张靖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6, 34 (04) :124-136
[3]   我国消费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新发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 [J].
程新文 ;
冯小光 ;
关丽 ;
李琪 .
法律适用, 2016, (07) :15-21
[4]   完善司法解释制度 激活消费公益诉讼 [J].
刘俊海 .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2015, (08) :73-76
[7]   消费公益诉讼的司法理念及特殊审判规则的构建 [J].
王政勇 .
法律适用, 2014, (11) :86-91
[8]   侵权法矫正正义论中的个人主义 [J].
陈皓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4, 20 (05) :142-150
[10]   经济法的私人实施与社会实施 [J].
赵红梅 .
中国法学, 2014, (01) :177-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