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的私人实施与社会实施

被引:46
作者
赵红梅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关键词
经济法; 私人实施; 社会实施; 集团性公益诉讼;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14.01.010
中图分类号
D922.29 [经济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7 ;
摘要
民法意义上违约或侵权行为指向性侵害特定受害人之民事权益即个体私益,经济法意义上违法或不正当行为发散性侵害不特定受害人之社会权益即集体公益,前者系私人侵害后者系社会侵害。经济法若依托单独或共同诉讼这样的私人实施机制具体实现通常发生严重障碍,故经济法主要依托集团性公益诉讼这样的社会实施机制具体实现方为合理有效的方案设计。经济法学者应努力揭示社会实施所蕴含的法理,藉此,能令人信服地证成经济法独立性命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77 / 195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侵权责任法》应对大规模侵权的举措 [J].
杨立新 .
法学家, 2011, (04) :65-76+177
[2]   司法资源供求失衡的悖论与对策 以小额诉讼为切入点 [J].
范愉 .
法律适用, 2011, (03) :14-19
[3]   我国反垄断私人诉讼的障碍及其克服 [J].
颜运秋 ;
周晓明 ;
丁晓波 .
政治与法律, 2011, (01) :92-100
[4]   司法效率与繁简分流 [J].
王亚新 .
中国审判, 2010, (12) :12-13
[5]   群体性纠纷解决机制的建构原理 [J].
吴泽勇 .
法学家, 2010, (05) :81-101+178
[7]   反垄断法中的公共利益及其实现 [J].
蒋悟真 .
中外法学, 2010, 22 (04) :551-563
[8]   德国团体诉讼的历史考察 [J].
吴泽勇 .
中外法学, 2009, 21 (04) :589-617
[9]   论“社会”应被视为法律关系的新型拟制主体 [J].
韩志红 ;
赵梅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1) :24-30
[10]   论经济法的社会本位理念及其实现 [J].
薛克鹏 .
现代法学, 2006, (06) :9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