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实践合理性

被引:33
作者
熊川武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
关键词
实践者; 期望值; 理论与实践; 实践反思; 应然;
D O I
10.16382/j.cnki.1000-5560.1997.04.007
中图分类号
G40 [教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正> 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化,影响教育实践的因素越来越多。这迫使人们不断甄别诸种因素的价值,并关注它们对教育实践的作用,以便采取进一步提高教育实践合理性的决策。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一正确思想持有片面认识(当然还有其它原因),有的教育工作者以为一切教育实践都是合理的,看不到“许多教育实践失灵,使教育革新成为必需进行之事”①,心安理得地为那些早已或正在丧失合理性的教育实践奔忙。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3+60 +6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工具理性批判——从韦伯、卢卡奇到法兰克福学派 [J].
陈振明 .
求是学刊, 1996, (04) :4-9
[2]   应当:真理性和目的性的统一 [J].
陈华兴 .
哲学研究, 1993, (08) :26-31
[3]   社会历史过程中的主体性、合目的性和规律性——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中的观念变革 [J].
刘福森 .
哲学研究, 1988, (10) :33-39+54
[4]   怎样成为优秀教师 [J].
斯坦托姆 ;
汪琛 .
外国教育动态, 1983, (01) :16-18+8
[5]  
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M]. 山西教育出版社 , 邹进 著, 1992
[6]  
民主主义与教育[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美)杜威(Dewey, 1990
[7]  
科学的认识论基础和逻辑基础[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苏)柯普宁著, 1989
[8]  
美国大学教育[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美)博 耶(Boyer,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