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MI数据的兰州地区对流层甲醛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20
作者
谢顺涛 [1 ]
巨天珍 [1 ]
张惠娥 [2 ]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2] 兰州市环境保护局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对流层; OMI; 时空分布; 兰州地区; 甲醛柱浓度;
D O I
10.13671/j.hjkxxb.2017.0190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基于OMHCHO遥感数据产品,对兰州地区2006—2016年对流层甲醛柱浓度的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并对与其排放相关的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2006—2016年对流层甲醛柱浓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06—2011年甲醛柱浓度增加迅速,最大增长率为21.0%,2012—2016年甲醛柱浓度平缓波动上升,11年中年均增长率为5.4%;空间上甲醛柱浓度整体呈现由兰州市区西部及与其相邻的永登县部分区域向周边区域递增的趋势,2006—2011年表现为浓度级的增加和区域的扩大,2012—2015年浓度级及其区域基本不变,2016年在东南部出现高值甲醛柱浓度区;每年的最高值出现在6—8月份,11年中最大的柱浓度值出现在2011年的7月份,最低值基本出现在2—4月份,11年中最低的柱浓度值出现在2006年的2月份;四季对流层甲醛柱浓度水平为:夏季>冬季>秋季>春季;影响因素中气温和风向对大气中甲醛的生成和分布有着促进作用,兰州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尤其是工业产值和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与甲醛柱浓度升高密切相关,这些人为因素是对流层中甲醛柱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4253 / 426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2]   2005年—2014年京津冀对流层NO柱浓度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J].
周春艳 ;
厉青 ;
王中挺 ;
高彦华 ;
张丽娟 ;
陈辉 ;
马鹏飞 ;
檀畅 .
遥感学报, 2016, 20 (03) :468-480
[3]   大气中过氧化氢的生成、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J].
陈炫 ;
杨加赢 ;
张安平 ;
刘厚凤 ;
孙建强 ;
刘姣玉 ;
孟凡 .
环境科学研究, 2016, 29 (03) :334-342
[4]   产业结构、城市化与环境污染——基于山东的实证研究 [J].
杨冬梅 ;
万道侠 ;
杨晨格 .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4, 30 (02) :67-74
[5]   气温对大气主要污染物的影响 [J].
陈月霞 ;
曹琳 ;
杨淑萍 .
现代农业科技, 2011, (10) :277-278
[6]  
北京市植物排放的异戊二烯对大气中甲醛的贡献[J]. 张玉洁,庞小兵,牟玉静.环境科学. 2009(04)
[7]   北京市大气甲醛浓度研究 [J].
王少丽 ;
王会祥 ;
刘斌 .
环境科学研究, 2008, (03) :27-30
[8]   城市大气中甲醛来源分析的示踪技术 [J].
顾达萨 ;
邵敏 ;
陆思华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2) :317-322
[9]   应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大气痕量气体的研究进展 [J].
张兴赢 ;
张鹏 ;
方宗义 ;
邱红 ;
李晓静 ;
张艳 .
气象, 2007, (07) :3-14
[10]  
Validation of OMI HCHO data and its analysis over Asia[J] . K.H. Baek,Jae H. Kim,Rokjin J. Park,Kelly Chance,Thomas P. Kurosu.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