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2014年京津冀对流层NO柱浓度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28
作者
周春艳
厉青
王中挺
高彦华
张丽娟
陈辉
马鹏飞
檀畅
机构
[1] 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关键词
对流层NO2; OMI; 遥感监测; 时空变化; 影响因素; 京津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1 [气相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臭氧监测仪OMI对流层NO2柱浓度产品研究了京津冀城市群2005年—2014年NO2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1)10年柱浓度年均增长率为3.35%,且年度波动较大。忽略2008年国家奥运会的环境治理所引起的变化,2005年—2011年NO2呈逐渐升高趋势;2012年—2014年呈逐渐降低趋势,以2014年下降最为显著。(2)呈西北低东南高的趋势。燕山-太行山山系以北的承德和张家口市浓度较低,山系以南主要有北京-天津-唐山与石家庄-邢台-邯郸两个污染中心。(3)京津冀北部三面环山不利于NO2的扩散,夏季丰富的降水对NO2具有显著湿沉降作用。(4)通过相关性分析、文献及国家政策印证等方法,发现地区产业及能源结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区的污染来源。北京市10年来第三产业一直处于主导且稳步提高,煤炭消耗量低,但汽车保有量增加了1.5倍,主要来源为机动车尾气排放;天津市第二产业比第三产业比重略高,煤炭消耗量是北京的两倍之余,但汽车保有量仅是北京市的一半,由此可知工业排放和机动车是共同来源;河北省第二产业比重很高,燃煤量占京津冀地区的80.6%,河北省工业排放是NO2的主要来源,但近几年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剧增,其尾气排放分担率不可小觑。
引用
收藏
页码:468 / 48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2013年1月京津冀地区强雾霾频发成因初探 [J].
孟晓艳 ;
余予 ;
张志富 ;
李钢 ;
王帅 ;
杜丽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4, (01) :190-194
[2]   环首都圈霾和雾的长期变化特征与典型个例的近地层输送条件 [J].
吴兑 ;
廖碧婷 ;
吴蒙 ;
陈慧忠 ;
王迎春 ;
廖晓农 ;
古月 ;
张小玲 ;
赵秀娟 ;
权建农 ;
刘伟东 ;
孟金平 ;
孙丹 .
环境科学学报, 2014, 34 (01) :1-11
[3]   基于OMI数据的中国NO2时空分布与人类影响分析 [J].
李龙 ;
施润和 ;
陈圆圆 ;
徐永明 ;
白开旭 ;
张颉 .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3, 15 (05) :688-694
[4]   基于卫星遥感的中国NO2月际演变及污染源分析 [J].
尉鹏 ;
王文杰 ;
吴昊 ;
吴春生 ;
王宗爽 ;
高庆先 ;
苏福庆 ;
任阵海 .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13, 3 (04) :331-336
[5]  
京津冀与长三角区域大气NO2污染特征[J]. 王英,李令军,刘阳.环境科学. 2012(11)
[6]   卫星遥感观测中国1996~2010年氮氧化物排放变化 [J].
张强 ;
耿冠楠 ;
王斯文 ;
RICHTER Andreas ;
贺克斌 .
科学通报, 2012, (16) :1446-1453
[7]   利用SCIAMACHY遥感资料研究我国NO柱浓度及其时空分布 [J].
姚凌 ;
吕宁 ;
师华定 .
环境科学研究, 2012, 25 (04) :419-424
[8]   2006~2010年大连市区空气质量变化原因分析 [J].
李丹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4 (04) :524-527
[9]   基于卫星遥感与地面监测分析北京大气NO2污染特征 [J].
李令军 ;
王英 .
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1 (12) :2762-2768
[10]   利用OMI遥感数据研究中国区域大气NO2 [J].
肖钟湧 ;
江洪 ;
程苗苗 .
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1 (10) :2080-2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