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埃希菌AmpC酶及ESBLs检测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14
作者
黄长武 [1 ]
梅雪芬 [2 ]
李兴绿 [1 ]
机构
[1] 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
[2] 西南师范大学
关键词
AmpC酶; ESBLs; 大肠埃希菌;
D O I
10.13461/j.cnki.cja.003394
中图分类号
R378 [病原细菌];
学科分类号
100103 ; 100705 ;
摘要
目的了解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2003年1~12月分离191株大肠埃希菌产Am 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 s)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揭示其主要耐药机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头孢西丁和头孢曲松改良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法,对191株大肠埃希菌分别进行Am pC和ESBL s测定。结果大肠埃希菌单产Am pC酶、ESBL s、同时产Am pC酶+ESBL s检出率分别为1.1%、23.0%、2.6%。产酶菌株(单产Am pC酶、ESBL s及同时产Am pC酶+ESBL s)对18种抗生素,除亚胺培南全部敏感外耐药率均高于平均水平。结论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是产生Am pC酶和ESBL s,对产酶菌株临床经验用药只可选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引用
收藏
页码:686 / 68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13种抗生素对产AmpC酶或同时产ESBLs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J].
张永标 ;
张扣兴 ;
唐英春 ;
陆坚 ;
宋玮 ;
朱家馨 ;
谈淑卿 .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3, (09) :541-544+551
[2]   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热点问题 [J].
陆坚 ;
唐英春 .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2003, (09) :369-372+376
[3]   对肠杆菌属等产AmpC酶的检测及耐药分析 [J].
曲雪红 ;
于东颖 ;
高辉 .
职业与健康, 2003, (05) :38-39
[4]   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分类与分子进化研究进展 [J].
陈炫 .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3, (03) :188-192
[5]   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沙雷菌AmpC酶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J].
李兴禄 ;
黄长武 ;
马珺 .
重庆医学, 2003, (03) :303-305
[6]  
4株AmpC启动子和衰减子突变大肠埃希菌的分析研究[J]. 蒋燕群,倪语星,Nancy D.Hanson.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2002(04)
[7]   AmpC酶的研究进展 [J].
周志慧 .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2001, (05) :212-216
[8]   阴沟肠杆菌去阻遏持续高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测 [J].
吴伟元 ;
陈民钧 ;
王辉 .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01, (02) :104-109
[9]  
T ransferab le class C beta-lactam ases in E scherich ia colistra ins iso lated in G reek hosp ita l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tw o enzym e varian ts(LAT-3 and LAT-4)close lyre lated to C itrobacter f reund ii Am pC beta-lactam ase. G azou li M,T zouve lek is L S,V atopou los A C,et a l. Antim icrob A g ents Chem other .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