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邻近陆架区表层沉积物的木质素分布和有机物来源分析

被引:27
作者
杨丽阳
吴莹
张经
于灏
张国森
朱卓毅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木质素; 陆源有机物; 长江口; 陆架区; 沉积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4.2 [海水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长江口邻近陆架区表层沉积物的有机物进行碳、氮元素、碳稳定同位素和木质素测定,以分析其物质来源,特别是陆源有机物的迁移埋藏。结果表明,碳与氮含量的比值为6.2~7.7,δ13C为-19.9×10-3-22.4×10-3。8种木质素酚单位的总含量(相对于总有机碳)为0.15×10-2~1.56×10-2mg/mg,显著低于长江口门处的2.50×10-2mg/mg。香草基酚类的酸醛比平均值为0.90,表明该海区的陆源有机物是高度降解的;紫丁香级酚类与香草基酚类的含量之比为(0.78±0.35),肉桂基酚类与香草基酚类的含量之比为(0.13±0.08),表明这些陆源有机物源于草本和木本混合的被子植物。31.5°N以南站位木质素的降解程度比北部的高,草本植物源的贡献更大,被子植物的主导优势也更明显;长江输入的有机物以沿岸堆积为主,具有显著的离岸降低趋势。在31.5°N以北的陆架区,虽然近岸站位陆源有机物的贡献显著高于其他站位,但其他站位并没有离岸递减趋势。这种南北分布差别可能是由海流条件和水深梯度的差异引起的。计算结果显示,该海区表层沉积物中的陆源有机物占总有机物的5%57%,且主要来自土壤有机质。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长江流域植物和土壤的木质素特征
    于灏
    吴莹
    张经
    姚庆祯
    朱卓毅
    [J]. 环境科学学报, 2007, (05) : 817 - 823
  • [2] 东海泥质区单体正构烷烃的碳同位素组成及物源分析
    郭志刚
    杨作升
    林田
    李钜源
    [J]. 第四纪研究, 2006, (03) : 384 - 390
  • [3]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现代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分子组合特征及其对有机碳运移分布的指示
    朱纯
    潘建明
    卢冰
    扈传昱
    刘小涯
    叶新荣
    薛斌
    [J].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5, (04) : 59 - 67
  • [4] 冬、夏季东海北部悬浮体分布及海流对悬浮体输运的阻隔作用
    郭志刚
    杨作升
    张东奇
    范德江
    雷坤
    [J].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2, (05) : 71 - 80
  • [5] 木质素在河口与陆架海洋环境中的示踪
    刘星
    吴莹
    张经
    [J]. 海洋环境科学, 2001, (04) : 61 - 66
  • [6] 东海中陆架泥质区及其周边表层沉积物碳的分布与固碳能力的研究
    郭志刚
    杨作升
    曲艳慧
    李玉瑛
    崔青
    [J]. 海洋与湖沼, 1999, (04) : 421 - 426
  • [7] Controls on the distribu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terrigenous organic matter in sediments from the Mississippi and Atchafalaya river margin[J] . Marine Chemistry . 2004 (1)
  • [8] Sources and distribution of terrigenous organic matter delivered by the Atchafalaya River to sediments in the northern Gulf of Mexico
    Gordon, ES
    Goñi, MA
    [J].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2003, 67 (13) : 2359 - 2375
  • [9] Sources and distribution of organic matter in a river-dominated estuary (Winyah Bay, SC, USA)[J] . 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 . 2003 (5)
  • [10] Isotope variability of 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 at the PN section in the East China Sea
    Wu, Y
    Zhang, J
    Li, DJ
    Wei, H
    Lu, RX
    [J]. BIOGEOCHEMISTRY, 2003, 65 (01) : 31 -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