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密度马尾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38
作者
张国庆 [1 ]
黄从德 [1 ]
郭恒 [2 ]
邓彪 [3 ]
杨和芳 [4 ]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
[2] 四川省汉源县林业局
[3] 四川省马边县林业局
[4] 重庆市铜梁县林业局
关键词
林分密度; 马尾松; 人工林生态系统; 碳储量; 空间分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1 245、1 620、2 070株/hm2 3种密度的马尾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人工林乔木层碳储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分别为41.301、46.377和52.018 t/hm2,林下层碳储量差异不明显,分别为0.935、0.936和0.956 t/hm2,土壤层有机碳储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分别为107.895、98.472和87.040 t/hm2;马尾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也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分别为150.131、145.785、140.014 t/hm2,碳储量空间分布序列均为土壤层>乔木层>林下层。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四川主要针叶树种含碳率测定分析 [J].
唐宵 ;
黄从德 ;
张健 ;
宁远超 .
四川林业科技, 2007, (02) :20-23
[2]   不同发育阶段马尾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研究 [J].
尉海东 ;
马祥庆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1) :171-174
[3]   人工林经营与全球变化减缓 [J].
冯瑞芳 ;
杨万勤 ;
张健 .
生态学报, 2006, (11) :3870-3877
[4]   广西大青山南亚热带马尾松、杉木混交林生态系统碳素积累和分配特征 [J].
康冰 ;
刘世荣 ;
张广军 ;
常建国 ;
温远光 ;
马姜明 ;
郝文芳 .
生态学报, 2006, (05) :1320-1329
[5]   森林管理在全球CO2减排中的作用 [J].
胡会峰 ;
刘国华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4) :4709-4714
[6]   杉木人工林凋落物量及其分解过程中碳的释放率 [J].
方晰 ;
田大伦 ;
项文化 ;
雷丕峰 .
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5, (06) :12-16
[7]   杉木、火力楠纯林及其混交林生态系统C、N贮量 [J].
黄宇 ;
冯宗炜 ;
汪思龙 ;
冯兆忠 ;
张红星 ;
徐永荣 .
生态学报, 2005, (12) :3146-3154
[8]   在我国开展林业碳汇项目的利弊分析 [J].
孙丽英 ;
李惠民 ;
董文娟 ;
石缎花 ;
周大杰 .
生态科学, 2005, (01) :42-45+48
[9]   林分各器官生物量随林龄的变化规律——以杉木、马尾松人工林为例 [J].
张林 ;
黄永 ;
罗天祥 ;
戴强 ;
邓坤枚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5, (02) :170-178
[10]   造林对陆地碳汇影响的研究进展 [J].
史军 ;
刘纪远 ;
高志强 ;
崔林丽 .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02) :5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