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葡萄花油层组储层非均质性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12
作者
单敬福
纪友亮
机构
[1] 同济大学海洋学院
关键词
大庆油田; 储层; 非均质性; 主控因素; 黑龙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对萨尔图油田中部葡萄花油层组的非均质性进行定量半定量研究,认为葡萄花油层组PⅠ2小层层内非均质性最严重,与沉积微相密切相关;单砂层垂向上渗透率的变化以正韵律和复合式韵律为主,局部发育反韵律模式;层内非均质性强弱依次为PⅠ2a、PⅠ3、PⅠ2b、PⅠ1、PⅠ4;层间非均质性在PⅠ3和PⅠ4间表现得最强,其它相对要弱;各小层平面非均质性相差无几,整体表现为较强的非均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0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东濮凹陷卫城81断块沙四段第二砂层组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J].
刘克奇 ;
杨喜峰 ;
杨春梅 .
断块油气田, 2004, (04) :55-57+92
[2]   真12块垛一段六油组隔夹层划分及描述 [J].
高兴军 ;
宋子齐 ;
谭成仟 .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5) :10-13+5
[3]   储层微相及砂体预测模型 [J].
杜启振 ;
侯加根 ;
陆基孟 .
石油学报, 1999, (02) :53-58+5-6
[4]   泛滥—分流平原相储层中河间砂体的精细描述 [J].
张红薇 ;
赵翰卿 ;
麻成斗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1998, (06) :24-26+56
[5]   河流相储层平面连续性精细描述 [J].
吕晓光 ;
赵翰卿 ;
付志国 ;
雷顺 .
石油学报, 1997, (02) :69-74
[6]   沉积方式与碎屑岩储层的层内非均质性 [J].
李琦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1996, (S1) :22-28
[7]   隔层岩性、物性及分布特征研究 [J].
吕晓光,马福士,田东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4, (05) :80-87+121
[8]  
面向MATLAB工具箱的神经网络理论与应用.[M].丛爽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8,
[9]  
数学地质基础.[M].徐振邦;娄元仁 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10]  
地质数据处理与微机应用.[M].武耀诚;方长泉编;.地质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