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冠层温度与产量性状的关系

被引:23
作者
刘建军 [1 ]
肖永贵 [2 ]
祝芳彬 [3 ]
程敦公 [1 ]
李豪圣 [1 ]
刘爱峰 [1 ]
宋健民 [1 ]
机构
[1] 山东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国家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
[3] 山东省蓬莱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关键词
冬小麦; 基因型; 冠层温度; 产量性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分析小麦冠层温度与产量性状的关系,选用55个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品种(系),在灌溉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冬小麦基因型产量性状、冠层温度差异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基因型间冬小麦的冠层温度在开花期、花后7 d、花后21 d和花后28 d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除花后21 d外,不同测量时期在重复间也均有极显著差异。开花期和花后21 d的冠层温度分别与穗数和穗粒数呈显著相关,灌浆期间冠层温度与千粒重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冠层温度与产量的相关性依次为花后7 d>花后21 d>开花期>花后28 d>花后14 d>抽穗期,其中花后7 d和21 d的冠层温度与产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冠层温度在灌浆中后期持续偏低与冬小麦绿叶功能和衰老机制的延缓有密切关系,可用于鉴定冬小麦产量潜力。
引用
收藏
页码:283 / 28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1]  
Evaluating physiological traits to complement empirical selection for wheat in warm environments[J] . M.P. Reynolds,R.P. Singh,A. Ibrahim,O.A.A. Ageeb,A. Larqué-Saavedra,J.S. Quick.Euphytica . 1998 (1)
[12]  
Yield stability and canopy temperature of wheat genotypes under drought stress. Blum,A,Shpiler,L,Golan,G,Mayer,J. Field Crops Research .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