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构建的理论与思路

被引:44
作者
陈会广
吴沅箐
欧名豪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耕地保护; 经济补偿; 生态补偿; 社会补偿; 机制构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1 [耕地管理与保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耕地数量锐减在一定程度上与耕地保护区缺乏激励有关,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可以弥补过去耕地保护制度的不足。本文从外部性、公共物品、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服务功能等方面总结了耕地保护补偿的理论基础,分析表明发挥政府与市场各自作用和比较优势是构建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可行思路,公共财政转移支付、土地开发(发展)权转移是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发展方向,核心目标是以经济补偿、生态补偿和社会补偿激励耕地保护区,并提升外部性内部化的比例,加大土地开发区建设占用耕地的成本约束。同时,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还须加强法律政策、基金运作、土地规划、标准评估、市场交易等配套体系的建设。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6+71 +7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美国土地开发权转让制度及其对中国耕地保护的启示 [J].
丁成日 .
中国土地科学, 2008, (03) :74-80
[2]   中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中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J].
孟晓晨 ;
赵星烁 .
中国土地科学, 2007, (03) :19-25+31
[3]   “土地开发权转移”对中国耕地保护的启示 [J].
丁成日 .
中国改革, 2007, (06) :72-73
[4]   中国耕地价值重建方法与案例研究 [J].
蔡运龙 ;
霍雅勤 .
地理学报, 2006, (10) :1084-1092
[5]   对构建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的设想 [J].
张效军 ;
欧名豪 ;
李景刚 ;
刘志坚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6, (02) :144-147+152
[6]   浙江省基本农田易地有偿代保制度个案分析 [J].
谭峻 ;
戴银萍 ;
高伟 .
管理世界, 2004, (03) :105-111
[7]  
福利经济学[M]. 华夏出版社 , (英) 庇古, 2007
[8]  
超越增长[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美)赫尔曼·E.戴利(HermanE.Daly)著, 2006
[9]  
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 中国经济出版社 , (英)罗杰·珀曼(RogerPerman)等原著, 2002
[10]  
珍惜地球[M]. 商务印书馆 , (美)赫尔曼·E.戴利(HermanE.Daly),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