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冰芯记录形成过程及年代划分

被引:4
作者
王立伟 [1 ]
李忠勤 [1 ,2 ]
董志文 [2 ]
王飞腾 [2 ]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山冰川站
关键词
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 冰芯; 定年; 形成过程;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11.05.009
中图分类号
P343.6 [冰川];
学科分类号
070501 ;
摘要
冰川冰芯记录了历史时期的气候环境信息。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位于亚洲大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腹地,1991-1998年在1号冰川钻取的4根深冰芯(T0~T3),用于探究该地区历史时期各项气候环境信息记录。通过化学离子季节变化特征以及δ18O和Mg2+的剖面与树轮重建的温度记录对比,分别对冰芯T2(80.1 m)的32 m以上和底部一段(33~77.25 m)定年,确定了整个冰芯年代与深度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采样点雪冰中污化层所代表的年代和深度之间的关系方程式。结果表明:T2这根冰芯大约有658 a的时间;小冰期冰碛的年龄与冰芯中记录的冷湿时期相一致。在定年的过程中,冰芯形成过程的探讨提供了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739 / 74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不溶微粒的季节变化特征 [J].
尤晓妮 ;
李忠勤 ;
王飞腾 ;
朱宇曼 .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11) :1164-1170
[2]   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积累区表面雪层演化成冰过程的观测研究 [J].
王飞腾 ;
李忠勤 ;
尤晓妮 ;
李传金 .
冰川冻土, 2006, (01) :45-53
[3]   利用雪层层位跟踪法研究暖型成冰作用的年限——以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为例 [J].
尤晓妮 ;
李忠勤 ;
王飞腾 .
冰川冻土, 2005, (06) :853-860
[4]   东绒布冰芯净积累量与印度夏季风降水的关系 [J].
张东启 ;
秦大河 ;
侯书贵 ;
康世昌 ;
任贾文 .
冰川冻土, 2004, (02) :129-134
[5]   冰芯对于过去全球变化研究的贡献 [J].
王宁练 ;
姚檀栋 .
冰川冻土, 2003, (03) :275-287
[6]   乌鲁木齐河源区气候变化和1号冰川40a观测事实 [J].
李忠勤 ;
韩添丁 ;
井哲帆 ;
杨惠安 ;
焦克勤 .
冰川冻土, 2003, (02) :117-123
[7]   348-YEAR PRECIPITATION RECONSTRUCTION FROM TREE-RINGS FOR THE NORTH SLOPE OF THE MIDDLE TIANSHAN MOUNTAINS [J].
袁玉江 ;
李江风 ;
张家宝 .
ActaMeteorologicaSinica, 2001, (01) :95-104
[8]   中国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冰芯pH和电导记录的现代环境过程研究(英文) [J].
侯书贵 ;
秦大河 ;
任贾文 ;
盛文坤 ;
陈拓 .
冰川冻土, 1999, (04) :371-379
[9]   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冰芯δ18O记录气候意义的再探讨 [J].
侯书贵 ;
秦大河 ;
任贾文 .
地球化学, 1999, (05) :438-442
[10]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450a冬季温度序列的重建与分析 [J].
袁玉江 ;
李江风 .
冰川冻土, 1999, (01) :6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