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弱岩石峰后应变软化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132
作者
陆银龙 [1 ,2 ]
王连国 [1 ,2 ]
杨峰 [1 ,2 ]
李玉杰 [1 ,2 ]
陈海敏 [1 ,2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矿业大学理学院
关键词
岩石力学; 软弱岩石; 后继屈服面; 峰后应变软化; 广义黏聚力; 广义内摩擦角; 软化状态; 围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452 [岩体力学性质及应力理论分析];
学科分类号
0801 ; 080104 ; 0815 ;
摘要
软弱岩石给采矿工程中巷道支护和维护带来一系列棘手的问题,深入研究软弱岩石受力变形、破坏的机制和规律,对于保证巷道围岩的安全和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软弱泥岩进行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得到不同围压下的全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然后依据峰后岩石任意一点应力状态均满足Mohr-Coulomb极限破坏条件的假设,建立以广义黏聚力■和广义内摩擦角■两个状态参数来表征的软弱岩石后继屈服面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试验数据绘制岩石峰后不同软化状态时的几组莫尔应力圆,通过"切线法"得出莫尔强度包络线的拟合方程,进而确定出不同围压条件下的■和■值,并借助Matlab软件对广义黏聚力■、广义内摩擦角■与等效塑性剪切应变、围压之间的关系进行最小二乘曲面拟合,得出软弱岩石峰后力学参数的软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围压的增加,广义黏聚力c值呈快速增加的趋势,而广义内摩擦角■值则显著减小;广义黏聚力■受岩石软化程度的影响也十分明显,从岩石峰值状态到残余状态■值迅速降低,平均降低53.88%,而广义内摩擦角■值在该软化过程中则基本保持稳定。最后,将得到的广义黏聚力■和广义内摩擦角■的拟合方程嵌入到FLAC内置应变软化本构关系中,并利用FLAC3D软件对模型的正确性进行数值模拟验证,结果表明数值模拟曲线与试验曲线比较吻合。
引用
收藏
页码:640 / 64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考虑应变软化特征的层状岩体三轴压缩数值试验分析 [J].
周斌 ;
张可能 ;
柳群义 .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0 (03) :828-832
[2]   应变软化模型在FLAC3D二次开发中的应用 [J].
胡军 ;
朱巨建 .
水电能源科学, 2009, 27 (03) :120-123
[3]   岩石应变软化模型在深埋隧洞数值分析中的应用 [J].
周家文 ;
徐卫亚 ;
李明卫 ;
周先齐 ;
石崇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 (06) :1116-1127
[4]   三峡花岗岩峰后力学特性及应变软化模型研究 [J].
张帆 ;
盛谦 ;
朱泽奇 ;
张勇慧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S1) :2651-2655
[5]   平面应变岩样局部化变形场数值模拟研究 [J].
王学滨 ;
潘一山 ;
盛谦 ;
丁秀丽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3, (04) :521-524
[6]   软岩应变软化数值模型的建立与研究 [J].
杨超 ;
崔新明 ;
徐水平 .
岩土力学, 2002, (06) :695-697+701
[7]   岩体假三轴压缩及变形局部化剪切带数值模拟 [J].
王学滨 ;
潘一山 ;
盛谦 ;
丁秀丽 .
岩土力学, 2001, (03) :323-326
[8]   弹脆塑性理论与三峡工程船闸开挖数值模拟 [J].
任放 ;
盛谦 .
长江科学院院报, 1999, (04) :7-9+15
[9]   软弱岩体分类及其变形规律的研究 [J].
杨新安 ;
黄宏伟 ;
张禹 .
上海铁道大学学报, 1997, (04) :118-123
[10]   考虑岩石应变软化特性隧道的弹-塑性分析 [J].
王兵 ;
陈炽昭 ;
张金荣 .
铁道学报, 1992, (02) :8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