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青海湖北岸草甸化草原植物群落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被引:13
作者
康晓甫 [1 ]
伏洋 [2 ]
颜亮东 [2 ]
李希来 [1 ]
机构
[1]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
[2] 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草甸化草原; 植物群落; 气候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2 [草原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713 ;
摘要
通过对青海湖北岸草甸化草原植物群落生长发育变化规律与气候因子进行相关分析,揭示了影响该地区草地植物群落特征的关键气候因子,为当地合理利用草地和提高单位面积产草量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随着全球气候的逐年变暖,青海湖北岸地区的气温和降水量也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同时,伴随着蒸发量的增大和日照时数的减少,牧草的一些生物学特征也随之发生了改变,表现在牧草返青期、抽穗期、开花期和种子成熟期逐年提前,而牧草黄枯期却逐年延迟,牧草高度和地上生物量也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对牧草来说,年均蒸发量主要影响牧草的高度,而年降水量则更大程度上影响着牧草的产量,生长期长短则主要与日照时数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青海省海东、海北地区草地资源产量与草畜平衡现状研究 [J].
李文娟 ;
马轩龙 ;
陈全功 .
草业学报, 2009, 18 (05) :270-275
[2]   海北州天然草地退化沙化成因与对策 [J].
宋理明 ;
马晓虹 ;
魏永林 ;
马宗泰 ;
马扶林 ;
王建民 .
草业科学, 2009, (07) :186-190
[3]   青海湖地区天然草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及对牧草生物量的影响 [J].
魏永林 ;
马晓虹 ;
宋理明 .
草业科学, 2009, 26 (05) :76-80
[4]   环青海湖地区气候变化及其环境效应 [J].
李凤霞 ;
伏洋 ;
杨琼 ;
颜亮东 ;
肖建设 .
资源科学, 2008, (03) :348-353
[5]   气候变化对青海天然牧草影响研究 [J].
张钛仁 ;
颜亮东 ;
张峰 ;
李朝生 ;
董章杭 ;
柴秀梅 ;
李自珍 .
高原气象, 2007, (04) :724-731
[6]   青海省草地生态环境变化态势及驱动力分析 [J].
伏洋 ;
张国胜 ;
李凤霞 ;
颜亮东 .
草业科学, 2007, (05) :1-8
[7]   模拟增温效应对矮嵩草草甸影响的初步研究 [J].
周华坤 ;
周兴民 ;
赵新全 .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5) :547-553
[8]   青海湖北岸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初步研究 [J].
刘庆 ;
周立华 .
植物学报, 1996, (11) :887-894
[9]   青海湖湖盆南岸植物群落的生态优势度与海拔梯度 [J].
淮虎银,周立华 .
西北植物学报, 1995, (03) :240-243
[10]   羊草草原群落生物量季节动态研究 [J].
白永飞,许志信,李德新 .
中国草地, 1994, (03)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