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的贡献与立法完善——解读《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被引:7
作者
肖乾利
机构
[1] 宜宾学院 四川宜宾
关键词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 司法解释; 刑法保护;
D O I
10.16494/j.cnki.1002-3933.2006.02.015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于2004年11月11日联合颁行的《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针对我国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严重滞后的实际,作出若干具体界定,增强了司法实践的可操作性,是一个贡献。但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中还有若干问题,远非一个司法解释所能解决,还需要立法的不断完善。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我国知识产权刑事法保护的新思考——兼析“两高”关于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最新司法解释 [J].
刘守芬 ;
牛广济 .
知识产权, 2005, (02) :11-17
[2]   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体系思考——兼议《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J].
朱宏涛 ;
林华 .
电子知识产权, 2005, (02) :54-55+24
[3]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刑事责任基础构造比较 [J].
孙万怀 .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1999, (02) :73-80
[4]  
中国刑法理论前沿问题研究[M]. 人民出版社 , 刘宪权主编, 2005
[5]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比较研究[M]. 法律出版社 , 赵秉志, 2004
[6]  
刑法学[M]. 法律出版社 , 张明楷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