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 条
施氮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22
作者:
王小明
[1
,2
]
谢迎新
[2
]
王永华
[2
]
王晨阳
[2
]
朱云集
[1
,2
]
郭天财
[2
]
机构:
[1]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来源: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施氮模式;
冬小麦;
夏玉米;
产量;
氮肥利用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大田试验,在小麦季N 250 kg/hm2和玉米季N 200 kg/hm2氮肥供应条件下,连续2个年度(2007~2009)观测了不同施氮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常规施肥、有机无机复合肥、控释复合肥、控失复合肥以及改变氮肥基追配比处理均显著提高冬小麦/夏玉米子粒产量和干物质积累量,小麦季各处理产量大小依次为控释复合肥>控失复合肥>有机无机复合肥>改变氮肥基追配比>常规施肥,提高幅度在107.5%~147.4%;玉米季各处理产量大小依次为:控释复合肥>控失复合肥>有机无机复合肥>常规施肥>改变氮肥基追配比,提高幅度在28.5%~56.1%。与常规施肥处理比较,控释复合肥、控失复合肥和有机无机复合肥处理冬小麦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农学效率冬小麦提高2.2~5.1 kg/kg,夏玉米提高3.6~7.6 kg/kg;但改变基追配比处理在小麦季高于常规处理,在玉米季则低于当地常规施肥处理。从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方面综合分析,有机无机复合肥、控释复合肥、控失复合肥均可作为适宜研究区域推广的肥料品种,而改变基追配比处理相对较适宜冬小麦季。
引用
收藏
页码:578 / 582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