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程序构造

被引:18
作者
吴俊
机构
[1]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2] 苏州大学公法研究中心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原告主体资格; 起诉条件; 非讼法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1 [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是迄今为止制度文本和司法案例最丰富的公益诉讼类型。检察机关、行政机关、社会组织都具有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主体资格,但三者提起公益诉讼的条件是不一样的。检察机关和行政机关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以其履行了监督管理职责且请求的内容超越了检察监督和行政救济的范围为条件。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实行职权主义,不严格遵循处分权主义,法院可以依职权调查事实和收集证据,判决的主文可以超越原告的请求范围且要考虑判决的执行实效。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法官对于程序的进行和实体的形成都有很大的控制权,此系非讼法理的体现。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5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7 条
[2]   诉讼程序中的实体形成 [J].
王亚新 .
当代法学, 2014, 28 (06) :140-156
[3]   民事公益诉讼的功能承担与程序设计 [J].
周翠 .
北方法学, 2014, 8 (05) :90-104
[4]   法律冲突及其解决的途径 [J].
蔡定剑 .
中国法学, 1999, (03) :49-59
[5]  
韩国民事诉讼法导论[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韩) 孙汉琦, 2010
[6]  
新堂民事诉讼法[M]. 法律出版社 , (日) 新堂幸司, 2008
[7]  
比较法视野中的司法程序[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意)莫诺·卡佩莱蒂(MauroCappelletti)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