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的生化和恢复性的遗传测定

被引:9
作者
曾孟潜
杨太兴
魏建昆
崔汝镜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2] 河北省农业科学院
[3] 河北省农业科学院 北京
[4] 北京
[5] 石家庄
关键词
玉米不育系; 生化分析; 遗传测定; 细胞质雄性不育性; 保持系; 淀粉酶同工酶; 生化成分; 花药; 恢复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已育成的“异质同核系”,C103-cms-T,C103-cms-S,C103-cms-C,C103-cms-17A,C103-cms-19A,C103-cms-21A,C103-cms-22A和C103正常系的基础上作花药生化分析,发现各型不育系在生化成分上与正常系比较起来,含有较多的天门冬氨酸,较少的蛋氨酸、赖氨酸和脯氨酸;在α-淀粉酶、酯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上也有明显的不同.恢复性遗传测验表明,以N6,74-20,525三个系依次测交,可区分T,S(M),C,21A型。此外,还观察到遗传测定与生化分析资料间的一些对应关系。生化分析方法可能作为区分不育类型的遗传测定法的补充手段。
引用
收藏
页码:1179 / 118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玉米雄性不育胞质鉴定与分类问题的探讨 [J].
温振民 .
遗传学报, 1983, (06) :477-482+511
[2]   玉米 C 型胞质雄花不育的遗传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J].
陈伟程 ;
罗福和 ;
季良越 .
作物学报, 1979, (04) :21-28
[3]   有关玉米雄花不育性的几个问题的初步研究 [J].
宋玉墀 ;
王主选 .
作物学报, 1964, (03) :297-310
[4]   玉米雄花不孕性及其恢复性的遗传研究 [J].
李竞雄 ;
戴景瑞 ;
许启凤 ;
程经有 .
作物学报, 1963, (04) :339-362+455
[5]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的遗传学原理[M]. 农业出版社[苏]杜尔宾(Н·В·Турбин), 1980
[6]  
玉米遗传育种学[M]. 科学出版社 , 《玉米遗传育种学》编写组, 1979
[7]  
Acid phosphatase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development of male sterile and fertile maize (Zea mays L.)[J] . J. Nath,C. V. Watson.Biochemical Genetics . 198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