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祁连造山带寒武系-奥陶系硅质岩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多岛洋的启示

被引:46
作者
杜远生
朱杰
顾松竹
徐亚军
杨江海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北祁连造山带; 寒武系-奥陶系; 硅质岩; 沉积地球化学; 多岛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4 [古生代(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北祁连加里东造山带位于华北板块与柴达木微板块之间,是柴达木微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形成的造山带.北祁连加里东期造山带是在晚元古代Rodinia联合大陆基础上裂解,经由寒武纪裂谷盆地、奥陶纪多岛洋盆、志留纪-早泥盆、中泥盆世碰撞造山而成的.北祁连甘露池、向前山、石青洞寒武纪黑茨沟组硅质岩(除热液影响的样品)的常量元素Al/(Al+Fe+Mn)值平均为0.794,Al/(Al+Fe)值平均为0.627,δCe值平均为1.114,Lan/Ybn值平均为0.994,Lan/Cen平均为1.034.天祝向前山的硅质岩以北美页岩标准化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重稀土富集的配分特征,接近于大洋盆地的重稀土富集的配分模式.甘露池、石青洞两地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平坦状,即不同于大陆边缘的明显轻稀土元素富集的配分模式,也不同于开放洋盆的重富集的配分模式.这些稀土元素特征特征反映寒武纪硅质岩形成于靠近或远离陆源的大陆边缘裂谷盆地的构造背景.北祁连大克岔、黑茨沟、边马沟、大岔大坂、九个泉、百泉门、肮脏沟、石灰沟、老虎山、毛毛山、崔家墩等地奥陶纪硅质岩(除热液影响的样品)Al/(Al+Fe+Mn)值平均为0.72,Al/(Al+Fe)值平均为0.58,δCe值平均为0.99,Lan/Ybn值平均为1.09,Lan/Cen平均为0.96.北祁连奥陶纪大部分硅质岩以北美页岩标准化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平坦状或略左倾的重稀土元素.个别硅质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略右倾的轻稀土富集的配分模式.沉积地球化学特征结合早古生代沉积特征与构造演化分析,认为北祁连寒武纪-奥陶纪与裂谷、洋壳、岛弧、弧后盆地火山岩共生的硅质岩的构造背景不是典型的远洋盆地和洋中脊,而是部分靠近、部分远离陆源的大陆边缘深水盆地的多岛洋背景.北祁连及相邻的柴达木微板块周缘地区存在的多条早古生代的蛇绿岩带说明该区处于原特提斯洋东侧的多岛洋背景.
引用
收藏
页码:1314 / 1329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北祁连永登石灰沟奥陶纪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大地构造意义 [J].
杜远生 ;
朱杰 ;
顾松竹 .
地质论评, 2006, (02) :184-189
[2]   北祁连肃南一带奥陶纪硅质岩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多岛洋构造意义 [J].
杜远生 ;
朱杰 ;
顾松竹 .
地球科学, 2006, (01) :101-109
[3]   北祁连山奥陶纪弧后盆地火山岩浆成因 [J].
夏林圻 ;
夏祖春 ;
徐学义 .
中国地质, 2003, (01) :48-60
[4]   北祁连—河西走廊志留纪和泥盆纪古地理及其对同造山过程的沉积响应 [J].
杜远生 ;
张哲 ;
周道华 ;
彭冰霞 .
古地理学报, 2002, (04) :1-8
[5]   北祁连老虎山玄武岩和硅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环境 [J].
钱青 ;
张旗 ;
孙晓猛 ;
王岳明 .
地质科学, 2001, (04) :444-453
[6]   北祁连早古生代洋盆是裂陷槽还是大洋盆——与葛肖虹讨论 [J].
张旗 ;
王焰 ;
钱青 .
地质科学, 2000, (01) :121-128
[7]   北祁连造山带的形成与背景 [J].
葛肖虹 ;
刘俊来 .
地学前缘, 1999, (04) :223-230
[8]   北祁连山早古生代洋脊-洋岛和弧后盆地火山作用 [J].
夏林圻 ;
夏祖春 ;
徐学义 .
地质学报, 1998, (04) :301-312
[9]   北祁连蛇绿岩的特征、形成环境及其构造意义 [J].
张旗 ;
孙晓猛 ;
周德进 ;
钱青 ;
陈雨 ;
王岳明 ;
贾秀琴 ;
韩松 .
地球科学进展, 1997, (04) :64-91
[10]   滇西昌宁-孟连带古特提斯洋硅质岩稀土元素和铈异常特征 [J].
丁林 ;
钟大赉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5, (01) :9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