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低温热液脉状萤石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68
作者
曹俊臣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关键词
稀土元素,萤石矿床,华南;
D O I
10.19700/j.0379-1726.1995.03.003
中图分类号
P619.21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华南地区广东、福建、江西等省内的萤石矿床,多数处于花岗岩的内外接触带上。成矿方式为脉状充填(交代)式。成矿严格受中国东部北东向构造控制。近百个样品稀土分析表明,萤石中稀土含量为100×10-6-200×10-6,并且随着围岩中稀土含量的增加和萤石绿度的增加而增高,随着围岩蚀变强度的增强和矿化由早到晚而降低。萤石中的稀土配分曲线为右倾斜的平缓曲线,与黑云母花岗岩及其中的黑云母具有相似性和同步性。在稀土组成三角图中,由围岩到萤石,向中或重稀土转移。在Molleretal.的Tb/Ca-Tb/La图中,这类与花岗岩有关的萤石均落在热液区中间部位。产于陆源碳酸盐岩(海相火山沉积岩与沉积碳酸盐接触面)中的以及产于沉积碳酸盐中的萤石,处于花岗岩的下部,而与火山岩有关的处于花岗岩之上。显然在Molleretal.的图中,此类低温热液矿床的位置,仅与围岩的岩性有关。研究后确认,华南低温热液脉状萤石矿床,是在花岗宕及与其接触的其他岩石成岩后,由大气降水组成的地下热水溶液,不断对围岩进行淋滤,使Ca、F、REE等重新活化、转移,最后成矿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25 / 23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热液脉型萤石矿床萤石气液包裹体氢、氧同位素特征 [J].
曹俊臣 .
地质与勘探, 1994, (04) :28-29
[2]   华南花岗岩成因演化的云母稀土元素特征 [J].
杨文金 ;
王联魁 ;
张绍立 ;
徐文新 .
矿物学报, 1988, (04) :336-343
[3]   中国萤石矿床分类及其成矿规律 [J].
曹俊臣 .
地质与勘探, 1987, (03) :12-17
[4]   天然萤石的吸收光谱研究 [J].
曹俊臣 ;
屠多难 ;
龚海鹰 ;
方德松 .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6, (02) :100-105
[5]   华南花岗岩两个成岩成矿系列的演化 [J].
王联魁 ;
朱为方 ;
张绍立 .
地球化学, 1982, (04) :329-339
[6]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M]. 科学出版社 , 王中刚等编著, 1989
[7]  
元素地球化学[M]. 科学出版社 , 刘英俊 著, 1984
[8]  
华南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 著,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