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增长地区趋同性的短期性与长期性的实证分析

被引:7
作者
张焕明
机构
[1] 安徽财经大学统计学系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趋同性; 倒U形假设;
D O I
10.19523/j.jjkx.2005.06.001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在引入实际人均资本存量变量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趋同性的解释框架。认为在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本的初始值较不发达地区高且地区间的人力资本在未来趋于一致的条件下,人均产出的地区间的差距呈先扩大后减小的过程,即经济增长的趋同性曲线呈倒U形。而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各省区的经济增长过程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是在短期内我国各省区的人均产出的差距扩大,但这种差距的扩大速度逐渐减小,在长期内存在经济增长的地区趋同性;并给出了我国经济增长的趋同性曲线的模型形式及预测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我国经济增长的地区趋同性及其路径分析——基于扩展的积累增长模型实证研究 [J].
张焕明 .
财经研究, 2005, (06) :16-27
[2]   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与中国地区双峰趋同 [J].
徐现祥 ;
舒元 .
世界经济, 2005, (01) :47-57
[3]   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 [J].
张军 ;
章元 .
经济研究, 2003, (07) :35-43+90
[4]   转型期中国资本存量调整模型的实证研究 [J].
李治国 .
南开经济研究, 2002, (06) :35-38+51
[5]   中国经济增长模型的设定:1952—1998 [J].
舒元 ;
徐现祥 .
经济研究, 2002, (11) :3-11+63
[6]   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J].
沈坤荣 ;
马俊 .
经济研究, 2002, (01) :33-39+94
[7]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 [J].
蔡昉 ;
都阳 .
经济研究, 2000, (10) :30-37+80
[8]   经济增长与趋同假说 [J].
朱保华 ;
徐丽天 .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0, (04)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