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修正案(九)》的犯罪控制策略视野评判

被引:26
作者
王志远
机构
[1] 吉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犯罪控制策略; 本体性策略; 一体化策略; 合致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经过从古典学派到刑事实证学派再到新古典学派的思想涤荡,当代刑法的犯罪控制策略形成了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在刑法本体论意义上的规范性犯罪控制策略,核心在于通过刑法的运行实现对行为的公正评价,以引导人们遵守规范并内化规范;二是一体化意义上的犯罪应对措施多元化。经过对《刑法修正案(九)》在上述两个方面的策略合致性考察,可以发现其存在负向的刑法规范吁求、规整方式选择不当、非刑罚犯罪应对机制作用机理把握不当、刑罚与非刑处遇之间关系未能协调等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3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2]   刑事政策司法化:历史叙事、功能阐释与风险防范 [J].
石聚航 .
当代法学, 2015, 29 (05) :54-61
[3]   变动中的刑罚结构——由《刑法修正案(九)》引发的思考 [J].
苏永生 .
法学论坛, 2015, 30 (05) :5-12
[4]  
论贪污、受贿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以《刑法修正案(九)(草案)》为研究视角[J]. 王林林.刑法论丛. 2015(02)
[5]  
是“冲动的惩罚”,还是“惩罚的冲动”——评《刑法修正案九(草案)》若干扩张性条款[J]. 钟育周.法治论坛. 2015(01)
[6]   在“公益”与“私权”之间:违法性认识问题再认识 [J].
王志远 .
法学家, 2015, (01) :116-129+179
[7]   风险刑法的理论逻辑——兼及转型中国的路径选择 [J].
姜涛 .
当代法学, 2014, 28 (01) :80-89
[8]   “风险社会”若干刑法理论问题反思 [J].
张明楷 .
法商研究, 2011, 28 (05) :83-94
[9]   人格刑法学:以犯罪论体系为视角的分析 [J].
陈兴良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09, (06) :18-26
[10]   认定多次盗窃的事实与法理依据 [J].
黄祥青 .
人民司法, 2009, (09) :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