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因素对中国贸易流量的长期影响和短期冲击——基于跨国面板的实证研究

被引:2
作者
赵先立
机构
[1] 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金融研究处
关键词
贸易流量; 技术进步; 技术差距; 系统GMM; PVAR;
D O I
10.13687/j.cnki.gjjmts.2018.12.004
中图分类号
F752.7 [与各国贸易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摘要
文章对经典贸易引力模型进行扩展,引入技术因素,将技术因素分为技术进步和技术差距两个维度,并选取2004~2016年中国与25个贸易伙伴国的进出口贸易流量、技术进步、技术差距等变量的跨国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了技术因素、前期贸易流量的滞后效应等宏观因素对贸易流量的长期影响,并运用PVAR模型明确了技术因素冲击引起贸易流量短期波动的幅度和方向。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是:三类技术因素对中国贸易流量的长期影响均为正向,技术因素冲击引起贸易流量短期波动的力度和长期影响有所差异,但短期波动贡献度和长期影响力度基本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69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中国对外贸易与投资对国内技术创新的影响维度——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J].
王清平 ;
何超超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45 (04) :53-58
[2]   金融资源配置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门槛效应研究 [J].
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
罗玉冰 .
东南学术, 2017, (02) :135-146
[3]   技术创新模式对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 [J].
胡小娟 ;
陈欣 .
国际经贸探索, 2017, 33 (01) :47-59
[4]   新形势下我国技术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J].
刘迪玲 .
国际贸易, 2016, (09) :28-31
[5]   中欧双边贸易的规模效应研究:一个引力模型的扩展应用 [J].
丁剑平 ;
刘敏 .
世界经济, 2016, 39 (06) :100-123
[6]   中国进口贸易的技术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魏浩 ;
李晓庆 .
世界经济, 2015, 38 (08) :56-79
[7]   要素比例、技术差异与出口增加值——基于中美两国双边贸易出口的实证研究 [J].
李文秀 ;
姚洋洋 .
财贸经济, 2015, (06) :98-111
[8]   贸易转型、技术升级和中国出口品国内完全技术含量演进 [J].
齐俊妍 ;
王岚 .
世界经济, 2015, 38 (03) :29-56
[9]   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升级的贸易利益效应分析——来自美日欧韩对华贸易数据的经验证据 [J].
陈晓华 ;
刘慧 ;
范良聪 .
国际贸易问题, 2014, (04) :46-57
[10]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 [J].
郭庆旺 ;
贾俊雪 .
经济研究, 2005, (06) :5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