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损伤性取样在朱鹮种群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18
作者
李军林
舒青
蒙世杰
秦鸿雁
冯蕾
机构
[1] 第四军医大学遗传学与发育生物学教研室!西安,第四军医大学遗传学与发育生物学教研室!西安,西北大学生物系!西安,,第四军医大学遗传学与发育生物学教研室!西安,第四军医大学遗传学与发育生物学教研室!西安
关键词
朱鹮; 非损伤性取样;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D O I
10.16288/j.yczz.2001.03.009
中图分类号
Q953 [动物遗传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501 ;
摘要
采用非损伤性取样方法提取DNA ,利用 2 0条 10bp的随机引物对陕西朱保护观察站的 16只朱个体间遗传距离进行分析研究。获得的DNA可进行RAPD研究分析 ,18条引物扩增结果稳定 ,遗传距离指数介于 30 .5 2 %~ 10 .18%之间 ;揭示 16只朱间亲缘关系较近。尝试在朱种群遗传学研究中应用非损伤性方法抽提基因组DNA ,以方便对朱等小种群珍稀濒危生物进行相关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217 / 21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非损伤性方法的建立及其在亚洲黑熊分子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张亚平
    [J]. 动物学研究, 1996, (03) : 253 - 258
  • [2] 应用二次 PCR 技术提高体外基因扩增的效率
    余伍忠
    周常文
    郝小军
    魏静
    李厚钧
    [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1993, (03) : 240 - 241
  • [3] 朱鹮的保护研究现状及建议[A]. 史东仇,王开锋,于晓平.稀世珍禽——朱鹮——’99国际朱鹮保护研讨会文集[C].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