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水华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77
作者
刘丽萍
机构
[1] 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滇池,水华,铜绿微囊藻;
D O I
10.13198/j.res.1999.05.41.liulp.010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滇池水华的规模大,持续时间长。水华的主要种类是蓝藻门的微囊藻属,其中以铜绿微囊藻占绝对优势。每年4~11月为水华发生期,常在外草海南部、海埂、灰湾一带形成大面积水华,盛时可遍及全湖,水体表层藻类叶绿素含量高达5000mg/m3。滇池水体中高含量的N和P营养物在水华的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适宜的温度及充足的光照为水华的频发提供了有利条件,并且随着滇池富营养化的加剧及水温逐年升高,将促使水华暴发日趋严重
引用
收藏
页码:3 / 5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太湖水华成因及控制途径初探 [J].
杨清心 .
湖泊科学, 1996, (01) :67-74
[2]   洋河水库“水华”发生的实验研究 [J].
华锦彪,宗志祥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04) :476-484
[3]  
水环境指标.[M].(日)合田健编著;全 浩等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
[4]  
水质富营养化与防治.[M].彭近新;陈慧君编著;.中国环境科出版社.1988,
[5]  
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规范.[M].刘鸿亮等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