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性土壤中不同硝化抑制剂的抑制效果及其对亚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被引:20
作者
石美
张妹婷
沈锋
梁东丽
党虎玲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硝化抑制剂; 亚硝态氮; 硝化抑制率; 3,4-二甲基吡唑磷酸; 双氰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DMPP)、双氰胺(DCD)、2-氨基-4-氯-6-甲基吡啶(AM)和硫脲(TU)在石灰性土壤中的抑制效果,明确其对土壤中亚硝态氮累积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比较了硝化抑制剂对石灰性土壤中铵态氮、硝态氮、亚硝态氮、pH、表观硝化率和硝化抑制率的影响。【结果】施用TU和未施用硝化抑制剂的土壤在培养初期(1—3 d)出现了亚硝态氮的累积。TU的施用导致土壤pH下降至硝化作用适宜的范围,从而促进了硝化作用进程;施用硝化抑制剂DMPP、DCD和AM的土壤几乎未检测到亚硝态氮,且硝化抑制效果明显,硝化过程延滞35—39 d。硝化抑制率强弱顺序10%DCD>1%DMPP>5%AM(这里的数值代表硝化抑制剂的施入量占施入纯N量的百分比)。【结论】DMPP、DCD和AM的施用能显著抑制亚硝态氮的产生,并能显著抑制硝化作用进程(P<0.01);相反,TU的施用却促进了硝化作用的进程。供试的4种硝化抑制剂中,以10%DCD(纯N含量)处理的硝化抑制率最高,其次是1%DMPP。
引用
收藏
页码:500 / 50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氮素矿化和硝化特征研究 [J].
余泺 ;
高明 ;
慈恩 ;
王子芳 ;
魏朝富 ;
徐畅 .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19 (03) :733-738
[2]   面源污染水治理的人工湿地治理技术 [J].
余志敏 ;
袁晓燕 ;
施卫明 .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03) :264-268
[3]   石灰性土壤中亚硝态氮的累积机理和条件 [J].
鲍俊丹 ;
吴雄平 ;
张妹婷 ;
梁东丽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06) :145-150
[4]   硝化抑制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J].
武志杰 ;
史云峰 ;
陈利军 .
土壤通报, 2008, (04) :962-970
[5]   土壤硝化作用的抑制剂调控及其机理 [J].
孙志梅 ;
武志杰 ;
陈利军 ;
贾立斌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6) :1389-1395
[6]   元素硫和双氰胺对菜地土壤铵态氮硝化抑制协同效应研究 [J].
刘常珍 ;
胡正义 ;
赵言文 ;
牛高华 ;
肖新 ;
毕冬梅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8, (02) :334-338
[7]   旱地反硝化作用和N2O排放影响因子的研究 [J].
梁东丽 ;
吴庆强 ;
李生秀 ;
EMTERYD Ove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12) :93-98
[8]   DMPP对氮素垂直迁移转化及淋溶损失的影响 [J].
俞巧钢 ;
陈英旭 ;
张秋玲 ;
梁新强 ;
李华 ;
张志剑 .
环境科学, 2007, (04) :4813-4818
[9]   几种硝化抑制剂对土壤和小白菜硝酸盐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J].
余光辉 ;
张杨珠 ;
万大娟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2) :247-250
[10]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政策和措施 [J].
朱兆良 ;
孙波 ;
杨林章 ;
张林秀 .
科技导报, 2005, (04) :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