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 条
国内对甘草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被引:17
作者:
芮春兰
机构:
[1] 南京理工大学医院
来源:
关键词:
甘草;
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4.1 [化学分析与鉴定];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正>我国是世界上认识和研究甘草最早的国家。东汉的《神农本草经》中即有记载。传统医学认为其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血、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等功能,故有“十药九草”之说。甘草为豆科(Leguminosae)甘草属(GlycyrrhizaLinn)多种植物的根和根茎。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记载,其原植物有3种,即乌拉尔甘草(G.uralensisFisch)、胀果甘草(G.inflateBat)和光果甘草(G.glabraL)。随着药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人们对甘草的认识越来越深入。甘草中主要含有甘草酸、甘草次酸、黄酮、生物碱和氨基酸等成分,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1化学成分近年来,我国学者对甘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王晓强等运用薄层光密度法对黄甘草、胀果甘草、欧甘草、乌拉尔甘草、欧甘草变种(G.glabraVar.glandalifera)中所含的甘草苷、异甘草苷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甘草苷的含量在胀果甘草中最多,黄甘草、乌拉尔甘草、欧甘草变种及欧甘草的含量依次降低;异甘草苷的含量在黄甘草中最高,胀果甘草、欧甘草、乌拉尔甘草、欧甘草变种含量依次降低。宣春生等自山西甘草中分离出8种化合物,发现它的化学成分与乌拉尔甘草化学成分十分接近。其中鉴定出6种化合物:①蔗糖(sucrose),②4′,5,7-.三羟基-8-异戊烯基黄酮(4′,5,7trthydroxy-8-Prenyl-flavone),③异芒柄花甙(isoonohen),④4′,7-二羟基黄酮(4′,7-dthydroxyflavone),⑤liquiritin,⑥3-β-羟基-11-氧化-齐墩果甙。其中化合物⑥为首次报道的新成分,被命名为乌拉尔甘草皂甙甲二正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06
页数: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