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区红豆草和苜蓿植物篱对土壤颗粒组成的影响

被引:4
作者
姚志杰 [1 ]
张社朝 [2 ]
陈云明 [3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陕西省防护林建设工作站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坡耕地; 植物篱; 土壤分形维数;
D O I
10.13869/j.cnki.rswc.2014.06.007
中图分类号
S541.9 []; S541.4 [];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以苜蓿、红豆草两种植物篱为研究对象,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坡耕地布设植物篱后不同坡位土壤颗粒含量的变化、土壤分形维数进行研究,分析了植物篱对土壤颗粒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同坡面相比,中坡及下坡土壤极细沙粒与粗粉粒含量增加,细粉粒与黏粒含量减少,出现相对于上坡的土壤机械组成粗化现象,且下坡粗化程度大于中坡;(2)相对于对照坡面,植物篱坡面各坡位粗化现象均得到缓解,红豆草对土壤颗粒的影响在上坡表现明显,苜蓿的影响在下坡表现明显;(3)坡面土壤分形维数呈现上部>中部>下部,苜蓿>红豆草>对照样地;(4)土壤颗粒与土壤分形维数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分形维数与极细沙粒、粗粉粒呈极显著(P<0.01)负相关,与黏粒呈显著(P<0.05)正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1]  
Use of calliandra–Napier grass contour hedges to control erosion in central Kenya[J] . S.D. Angima,D.E. Stott,M.K. O’Neill,C.K. Ong,G.A. Weesies.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 2002 (1)
[12]  
Applications of fractals in soil and tillage research: a review[J] . E. Perfect,B.D. Kay.Soil & Tillage Research . 1995 (1)
[1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粒径分形分析——以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例 [J].
王德 ;
傅伯杰 ;
陈利顶 ;
赵文武 ;
汪亚峰 .
生态学报, 2007, (07) :3081-3089
[14]   土地沙质荒漠化过程的土壤分形特征 [J].
赵文智 ;
刘志民 ;
程国栋 .
土壤学报, 2002, (06) :877-881
[15]   耕层土壤颗粒表面的分形维数及其与主要土壤特性的关系 [J].
张世熔 ;
邓良基 ;
周倩 ;
伍国锋 .
土壤学报, 2002, (02) :221-226
[16]   中亚热带几种珍贵树种林分土壤团粒结构的分维特征 [J].
刘金福 ;
洪伟 ;
吴承祯 .
生态学报, 2002, (02) :197-205
[17]   密云石匣小流域土地利用对土壤粗化的影响 [J].
符素华 ;
段淑怀 ;
刘宝元 .
地理研究, 2001, (06) :697-702
[18]   植物篱笆减少侵蚀的原因分析 [J].
蔡强国 ;
黎四龙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8, (02) :55-61
[19]   用粒径的重量分布表征的土壤分形特征 [J].
杨培岭 ;
罗远培 ;
石元春 .
科学通报 , 1993, (20) :1896-1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