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被引:34
作者
沈汝棡
张凇文
王军华
邓小虹
机构
[1] 北京妇幼保健院
[2] 北京市卫生局
关键词
骨密度; 骨质疏松; 单光子骨密度测定; 围绝经期; 流行病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8 [内分泌腺疾病及代谢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围绝经期妇女骨密度 (BMD)水平以及骨质疏松 (OP)的患病率 ,分析影响 OP的有关因素 ,评价 OP的单光子筛查方法。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概率比率的方法在北京地区抽取 10个群体 ,对 2 4 2 9名 4 0~ 6 5岁围绝经期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和 BMD测定。结果 :(1) OP患病率为 37.9%。 5 0岁以上各年龄组患病率明显高于 4 0岁组 (P<0 .0 0 1)。城市妇女 OP患病率明显高于农村妇女 (P<0 .0 0 1)。 (2 )绝经组 BMD均值为 0 .5 91± 0 .110 ,未绝经组 BMD均值为 0 .70 2± 0 .10 0 (P<0 .0 0 1)。(3)骨折发生率为 5 .9%。骨折好发部位依次为下肢、手腕、腰椎。 (4 )与 BMD呈显著正相关的因素有 :生育年龄、体重、喝牛奶、锻炼、居住地农村。呈显著负相关的因素有 :年龄、生育次数、哺乳时间、吸烟等。 (5 )单光子筛查方法的灵敏度为 83.3% ,特异度为70 .7%。结论 :围绝经期妇女 BMD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受年龄、绝经因素的影响。预防 OP应提倡加强锻炼、不吸烟 ,妊娠期和哺乳期每日喝牛奶等。研究提示测量 BMD有助于预测骨折发生的危险性。单光子骨密度测定适于在患 OP的高危人群中作为筛查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绝经后骨质疏松相关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J].
刘辉文 .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 2002, (06) :358-361
[2]   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J].
朱楠 ;
陆景明 .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2, (12) :12-13
[3]   北京地区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现状的流行病学调查 [J].
邓小虹 ;
张淞文 .
北京医学, 2002, (04) :235-238
[4]   女性绝经年龄骨密度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 [J].
杨肖红 ;
李亚伟 ;
刘辉 ;
姜妙桂 .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1999, (03) :28-29
[5]   更年期妇女骨骼健康状况的流行病学调查 [J].
王哲蔚 ;
高晓玲 .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1998, (05) :205-208
[6]   绝经后妇女前臂骨折与月经、生育的关系初探 [J].
许良智 .
实用妇产科杂志, 1997, (02) :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