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水分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李月兴 [1 ]
魏永华 [2 ]
魏永霞 [1 ]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水利与建筑学院
[2] 黑龙江农垦总局佳南水政水资源管理办公室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坡耕地; 土壤湿度; 水分利用率; 作物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2.7 [土壤水分];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东北半干旱区保护性耕作措施的节水和增产效应进行试验研究,试验区位于黑龙江省杜蒙县,保护性耕作措施包括行间覆膜、行间覆膜与垄向区田的集成,垄向区田、秸秆覆盖,以常规耕作处理作为对照,分析各节水方案对土壤水分及产量的影响,目的在于找到提高水分利用率的有效方法,提高黑龙江大庆地区的玉米产量。研究结果表明4种保护性耕作措施均可提高土壤含水率,且对地表以下0~40 cm的土壤含水率影响较明显,产量与对照相比除秸秆覆盖处理外均有增产效果。其中行间覆膜与垄向区田的集成措施可使土壤水分利用效率较对照提高24.88%,产量提高26.38%,其节水增产效果最好。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8+32 +3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东北半干旱区节水抗旱技术集成对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J].
魏永霞 ;
王立敏 ;
张忠学 ;
王斌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5, (02) :117-120
[2]   秸杆覆盖保护耕作法土壤水分和温度变化及玉米产量效应 [J].
徐福利 ;
梁银丽 ;
汪有科 ;
袁彦云 .
土壤通报, 2006, (04) :648-650
[3]   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与评述 [J].
师江澜 ;
刘建忠 ;
吴发启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6, (01) :205-212
[4]   坡耕地垄作区田最佳挡距数学模型及其检验 [J].
沈昌蒲 ;
刘福 ;
张世玲 ;
杨爱民 ;
龚振平 ;
尹家峰 .
水土保持通报, 1997, (03) :4-8+23
[5]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水分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J].
赵小蓉 ;
赵燮京 ;
陈先藻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S1) (S1) :6-10
[6]   残茬覆盖与耕作方式对土壤性状及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付国占 ;
李潮海 ;
王俊忠 ;
王振林 ;
曹鸿鸣 ;
焦念元 ;
陈明灿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01) :52-56
[7]   甘肃河西绿洲灌区玉米秸秆覆盖效应的研究 [J].
马忠明 ;
徐生明 .
甘肃农业科技, 1998, (03) :15-17
[8]   中国特色保护性耕作技术 [J].
高焕文 ;
李问盈 ;
李洪文 .
农业工程学报, 2003, (03) :1-4
[9]   水分胁迫条件下玉米毛状根再生植株耐旱性研究 [J].
徐洪伟 ;
陆静梅 ;
周晓馥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07) :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