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偿还机制选择的趋同性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被引:2
作者
刘斐 [1 ]
孔荣 [1 ]
Calum GTurvey [2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美国康奈尔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农村小额信贷; 小额信贷偿还机制; 农户; 趋同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4 [信贷];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本文选取山东省394户农户调查数据、120个农村信用联社信贷员调查数据,从小额信贷偿还监督机制、偿还激励机制、担保替代机制和偿还服务机制四个方面对农村信贷机构和农户在农村小额信贷偿还机制选择的趋同性上作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信贷机构和农户在偿还激励机制选择上趋同性较高,对偿还监督机制、担保替代机制的选择上差异较大,二者在小额信贷偿还地点、偿还途径的选择上具有一致性,而在偿还计划、偿还沟通渠道、手续费用设置选择上具有差异性。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AnEconomic Analysis of Group Lending Programs inDeveloping Countries. Devereux,John,Fishe,Raymond P.H. The Developing Economies . 1993
[2]   农户联户担保参与决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陕西、甘肃两省789户农户调查 [J].
孔荣 ;
彭艳玲 ;
任彦军 .
农业经济问题, 2011, 32 (10) :96-101+112
[3]   农户小额信贷满意度研究——基于陕西、甘肃农户调查问卷的分析 [J].
孔荣 ;
杨秀珍 .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0, (08) :28-31
[4]   农村小额信贷的激励理论述评 [J].
董志勇 ;
黄迈 ;
刘文忻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8, (10) :27-31
[5]  
中国农户小额信贷影响研究[M]. 人民出版社 , 朱乾宇, 2010
[6]  
Peer Monitoring and Enforcement:Long Term Evidence from Micro credit Lending Groups withand without Group Liability. Xavier Giné.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Working Paper . 2008
[7]  
Probal Group-Lending withSequential Financing,Contingent Renewal and Social Capital. Roy Chowdhury.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