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正义的存在论阐释——基于马克思的劳动视角

被引:7
作者
熊小果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空间正义; 存在论; 马克思; 劳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038 [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学科分类号
010101 ;
摘要
空间正义不只是从空间视角审视正义。以马克思劳动论看,空间正义与人的本质内在相关。正义是人存在的价值追求,空间是人存在的客观形式,空间正义是人基于主体性劳动和价值性存在的"空间立法"。空间正义的实存危机表明,人的存在是普遍性与分殊性、集中化与碎片化的二歧性状态,其根源是异化(非正义)劳动。考察人权与人的存在本质间的关系可知,空间正义的立论基石是空间人权,城市权是空间人权的应然核心,财产权是空间人权的实然条件。空间正义的高阶建构要为人的个性、自由、平等、全面发展提供无限可能,既能立足当下,又有超越性实践的潜能,最终实现超越空间正义的空间正义,即空间正义的自我超越。
引用
收藏
页码:151 / 16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正义:在历史中演进的概念 [J].
龚群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33 (01) :47-54
[2]   空间对正义的介入和生产——西方哲学的空间发声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空间批判 [J].
李武装 .
浙江社会科学, 2018, (12) :86-92+158
[4]   马克思的正义理论:一种可能的建构 [J].
王南湜 .
哲学研究, 2018, (05) :9-21+127
[6]   空间生产的资本化与“加速”资本化——基于资本逻辑的历史演绎 [J].
熊小果 ;
李建强 .
当代经济研究, 2015, (06) :53-58
[10]   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空间生产、城市发展与人类解放 [J].
庄友刚 .
河北学刊, 2011, 31 (04) :4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