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滇黔接壤地区自然灾害危险度评价

被引:9
作者
刘斌涛
陶和平
刘邵权
于慧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危险度; 地域分异; 川滇黔接壤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43 [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0837 ;
摘要
川滇黔接壤地区是中国自然灾害极易发区,高频度、高强度的自然灾害已经给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威胁。通过对川滇黔接壤地区主要自然灾害的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构建地震、泥石流、崩塌滑坡、洪涝、干旱、冰雹和低温冷害等7个主要灾种的危险度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指标数据库,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获取研究区自然灾害危险度综合评价图。结果表明:川滇黔接壤地区自然灾害表现出"两线一区"的基本格局,即小江—安宁河深大断裂、金沙江沿线和乌蒙山区3个自然灾害高危险区。宏观地质构造和地貌形态是控制川滇黔接壤地区自然灾害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高度危险和极度危险区威胁的国土总面积、总人口、GDP总量都占到研究区的一半以上,防灾减灾成为该地区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关键问题。研究也发现自然灾害对农村区域影响更加显著,因此在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扶贫开发中,特别是乌蒙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开发中要高度重视自然灾害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225 / 23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50 条
[1]   中国泥石流滑坡灾害风险制图与空间格局研究 [J].
刘希林 ;
余承君 ;
尚志海 .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1, (05) :721-731
[2]   中国云南小江流域泥石流暴发与ENSO的关联性 [J].
崔鹏 ;
汶林科 ;
向灵芝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1, 7 (05) :342-348
[3]   中国自然灾害生态风险评价 [J].
许学工 ;
颜磊 ;
徐丽芬 ;
卢亚灵 ;
马禄义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47 (05) :901-908
[4]   干旱监测与评价技术的发展及其科学挑战 [J].
张强 ;
张良 ;
崔显成 ;
曾剑 .
地球科学进展, 2011, 26 (07) :763-778
[5]   河北省自然灾害危险性分析及其在主体功能区划评价中的应用 [J].
董文 ;
张新 ;
陈华斌 .
自然灾害学报, 2011, 20 (03) :99-104
[6]   贵州高原西北部冻雨的时空变化特征 [J].
张艳梅 ;
顾欣 ;
陈海涛 ;
钟静 ;
刘鹏 ;
陈波 .
资源科学, 2011, 33 (03) :477-482
[7]   大连市主要自然灾害危险性评价 [J].
王耕 ;
丁晓静 ;
高香玲 ;
高红娟 ;
王利 .
地理研究, 2010, 29 (12) :2212-2222
[8]   基于自然灾害的北京幅综合生态风险评价 [J].
徐丽芬 ;
许学工 ;
卢亚灵 ;
颜磊 ;
马禄义 .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19 (11) :2607-2612
[9]   基于DEA模型的我国自然灾害区域脆弱性评价 [J].
刘毅 ;
黄建毅 ;
马丽 .
地理研究, 2010, 29 (07) :1153-1162
[10]   主体功能优化开发县域的功能区划探索——以浙江省上虞市为例 [J].
王传胜 ;
赵海英 ;
孙贵艳 ;
樊杰 .
地理研究, 2010, 29 (03) :481-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