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储层成岩与储渗结构特征

被引:20
作者
田成
李艳军
曾卫东
李春柏
张海桥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2]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
孔隙成因; 成岩作用; 储渗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122.2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对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储层沉积学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储层物性与粘土矿物演化、有机质成熟过程、油气生成、新生矿物形成、次生孔隙发育程度等沉积成岩演化的关系;分析了储层孔隙的成因与分布;根据储层岩性、成岩结构与储层物性特征建立了贝尔凹陷5种储层的储渗结构类型,对研究区的油气运移与富集区带进行了预测。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8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储层沉积学.[M].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勘探局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2]  
石油地质学新进展.[M].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勘探局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3]  
油气储层评价技术.[M].裘亦楠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4]  
中国含油气盆地粘土矿物.[M].赵杏媛等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5,
[5]  
沉积成岩作用.[M].刘宝;张锦泉主编;.科学出版社.1992,
[6]   吉林两井油田下白垩系泉头组四段低渗透储层孔隙成因与储渗单元特征 [J].
田成 ;
陈翠柏 ;
田崇鲁 ;
曾联波 ;
黎革全 ;
孟令波 .
现代地质, 2000, (04) :445-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