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改革路径选择——基于“机构”和“功能”的综合视角

被引:20
作者
黄惠春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村金融市场改革; 机构观; 功能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3 [金融组织、银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机构观"和"功能观"是关于金融与经济关系的两种分析范式。由于农村金融机构微观效率和农村金融市场效率不一致,仅以机构为主体的改革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深层次矛盾。同时,在二元目标约束条件下,以"功能观"为指导的农村金融改革在实践中仍然面临与"机构观"同样的困境。因此,从"机构观"和"功能观"的综合视角看,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改革必须立足于政府和农村金融主体的现实需求,遵循自下而上的改革路径,通过建立多层次、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将基础性和实体性农村金融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以提高农村金融机构效率为前提最终实现农村金融市场的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绩效评价 [J].
姚耀军 .
江苏社会科学, 2006, (01) :96-101
[2]   经济变迁中的中国农村金融体系:一个从隐功能角度的解释框架 [J].
李喜梅 ;
彭建刚 .
农业经济问题, 2005, (10) :53-56+82
[3]   中国农村金融转型与金融机构多元化 [J].
何广文 .
中国农村观察, 2004, (02) :12-20
[4]  
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构[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蔡四平, 2007
[5]  
金融可持续发展研究导论[M]. 中国金融出版社 , 白钦先等著, 2001
[6]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Views and Agenda[J] . Ross Levine.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 1997 (2)